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緊不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快。不字在此是襯字,無義。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歸舟緊不緊如何見?恰便似弩箭乍離弦。」《孤本元明雜劇.黃鶴樓.第二折》:「那匹馬緊不緊疾不疾蕩紅塵一道,風吹起脖項上絳毛一似火燎。」
擗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扭轉。《薛仁貴征遼事略》:「向山腳一壁轉過一騎馬來,馬上一個年少將軍,素袍瑩鎧,赤馬朱,擗轉方天戟,取弓箭在手,一箭射莫離支墜馬。」
琛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笏。南朝宋.劉義恭〈啟事〉:「聖恩優重,猥賜華玉笏,珍冠飾首,琛板耀握,非臣朽薄所宜服受。」
重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唐朝的帽子。通常用黑色羅帛製成方形而垂簷,有帶,可於下巴處打結。因為是在巾上加帽,故稱為「重戴」。唐.薛調《無雙傳》:「午後有一人重戴,領婦人四五輩,欲出此門。」《宋史.卷一五三.輿服志五》:「重戴。唐士人多尚之,……所謂重戴者,蓋折上巾又加以帽焉。宋初,御史臺皆重戴,餘官或戴或否。」
譴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責。《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其罪耳。」也作「譴訶」。
環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四周的圓形光圈。《新五代史.卷五九.司天考第二》:「而五代之際,日有冠珥、環暈、紐、負抱、戴履、背氣,十日之中常七八,其繁不可以勝書,而背氣尤多。」
征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行人所穿的衣服。《水滸傳》第一二回:「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毡笠,上撒著一把紅,穿一領白段子征衫,繫一條縱線縧。」亦用以比喻遠行的人。宋.張元幹〈憶秦娥.桃花萼〉詞:「征衫辜負深閨約,禁煙時候春羅薄。」
拖地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膽大。《水滸傳》第五九回:「蓋盔兜項,袍遮鐵掩襟。胸藏拖地膽,毛蓋殺人心。」
大來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世背景極為不凡,或與大人物有關係的人。《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茶房一見那人頭戴紅大帽,腳踏抓地虎,手裡拿著帖子,曉得便是大來頭。」
挑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燈籠。《金瓶梅》第六六回:「前後四把銷金傘,三對絡挑搭。孝眷列於大門首,孤魂棚建於街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