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瑩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潔的鎧甲。《薛仁貴征遼事略》:「馬上一個年少將軍,素袍瑩鎧,赤馬朱。」
名公鉅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望的大官和權貴。《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與他往來的,俱是名公鉅卿,又且世代簪,家貲巨富。」
論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定功績的大小。唐.祖詠〈望薊門〉詩:「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水滸後傳》第三九回:「眾位的官爵,俱是朝廷論功頒授,非某有厚薄。」
露肘捉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抽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簪為仕者飾物,故以抽簪比喻棄官歸隱。《南史.卷五六.庾域傳》:「汝若固志,吾亦抽簪。」《文選.張協.詠史詩》:「抽簪解朝衣,散髮歸海隅。」
上下相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下相處和諧,平安無事。《晉書.卷五一.束皙傳》:「主無驕肆之志,臣無氂之請,上下相安,率禮從道。」《文明小史》第一回:「過了半載,倒也上下相安,除睡覺吃飯之外,其餘一無事事。」
掣衿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官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頂子的紅帽。舊時光頭見官不合禮儀,故僕從隨官外出或回事時多戴官帽。
好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官厚祿。《文選.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榮。」《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誘我松桂,欺我雲壑,雖假容於江皋,乃情於好爵。」
食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放食物的長形木盒。《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見遠遠的一個夯漢,挑了一擔食盒來,手裡提著一瓶酒。」《老殘遊記》第一七回:「說著門口已有一個戴紅帽兒的拿了一個全帖,後面跟著一個挑食盒的進來,直走到上房。」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