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扁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葫蘆葫蘆屬,一年生蔓草。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攀附於他物。葉呈掌狀有淺裂紋、具齒、互生。花白色而有綠線。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原名為「壺蘆」。[例]葫蘆花白葉綠,常栽培作涼棚或供觀賞。 △匏瓜、蒲蘆、蒲瓜、葫蘆、瓠瓜 ◎
壺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葫蘆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也稱為「扁蒲」、「匏瓜」、「蒲蘆」、「蒲瓜」、「葫蘆」、「葫蘆兒」、「瓠瓜」。
和衷協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矣。具舟除隧,不共有法。」是行也,魯人以莒人先濟,諸侯從之。 〔注解〕 (1) 苦匏:一種有苦味的葫蘆,不能食用,晒乾後可在渡水時繫於腰間作為浮囊。匏,音ㄆㄠˊ。 (2) 不材於人:不可食用。材,通「裁」,處置、安排。此處指苦匏不可食用,對人類而言,沒有什麼用處。 (3) 共:音ㄍㄨㄥ,通「供」,供給。 (4) 濟:渡河。
腦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腦髓、腦液。《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認得他這葫蘆,他但凡要喫人的腦子,就拿這胡蘆來打我店裡藥酒。」也稱為「腦漿」。
奇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異的景色。《紅樓夢》第五回:「且隨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水從山上下來力量過大,徑射到橋外去,人從橋上走,就是從瀑布底下鑽過去,這也是一有趣的奇景。」
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更改、變革。《福惠全書.卷一四.刑名部.人命上》:「依樣葫蘆,斷不肯更張。」
光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上不留頭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鄭生望著光頭,把這壺儘著力一下打去,廣明打得頭昏眼暗,急伸手摸頭時,鄭生又是兩三下,打著腦袋,撲的暈倒。」《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惡和尚把老和尚的光頭捏一捏,把葫蘆藥酒倒出來吃了一口。」
鼓舞歡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歡欣鼓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據《蘇軾文集.卷四八》引)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加,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於刑罰。有田者不敢望以為飽,有財者不敢望以為富,惴惴焉恐死之無所。然皆聞見所熟,以為當然,不知天下復有仁人君子也。自公始至,釋其重荷,而出之於陷阱1>之中。方其困急時,簞瓢之饋2>,愈3>於千金,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注解〕 (1) 陷阱:指禍害、災難。 (2) 簞瓢之饋:指微少的贈予。簞瓢,音ㄉㄢ ㄆ|ㄠˊ。簞,竹製的盛飯器具。瓢,由葫蘆做成的舀水器。饋,音ㄎㄨㄟˋ。 (3) 愈:勝過。
冬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攀緣草本。莖上有捲鬚,葉子分裂如掌狀,開黃花,雌雄同株。果實也稱為「冬瓜」,呈球形或長圓柱形,結實大者徑尺餘,長二、三尺,表面有毛和白粉,可食用。
簞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瓢,飲器,以葫蘆剖分而成。簞瓢形容簡樸刻苦的生活。《文選.班固.答賓戲》:「顏潛樂於簞瓢,孔終篇於西狩。」宋.陸游〈晨起獨行綠陰間〉詩:「病逢鍼藥如差減,貧比簞瓢尚庶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