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61 ms
共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溜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滑溜的冰塊。[例]北國初春,在溶雪的路面上行走,要注意路上的溜冰,避免滑倒。
|
袋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點,袋鼠不能向後移動,因此有時無法從緊急狀況中逃出;袋鼠不能單獨利用牠們的後肢,以至於牠們無法正常行走,牠們會笨拙地跳躍,尾巴當作是身體的支柱並且掌握方向。(註1) 灰袋鼠灰袋鼠有兩個物種,分別生活在海岸及內陸之間。這兩個物種雖然非常相近,但特別的是牠們互相並不雜交繁殖。剛出生的灰袋鼠不能獨立的生活,只能生活在袋鼠媽媽的育嬰袋。育嬰袋在小灰袋鼠六個月後就裝不下了,所以小灰袋鼠就得開始出來覓食了。灰袋鼠與其他袋鼠不同的是,牠們口鼻部都有纖細的絨毛。(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袋鼠英文關鍵字kangaroo 參考書目註1:...
|
河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河馬1.1 普通河馬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河馬河馬龐大的體型在陸地上顯得笨重,但在水中顯得很輕盈,幾乎就是跳水中芭蕾,河馬相當擅長游泳,也因為河馬的體重相當重,因此可以在水底行走。潛到水下的時候,河馬會閉上鼻孔和耳朵,可以五分鐘不呼吸。而近年來,人類捕捉河馬,也是因為河馬的肉、皮膚和牙齒都有價值。有時,在水裡的雌河馬也都會將幼河馬背在背上,避免鱷魚攻擊。河馬的頭骨巨大,腦殼小,但牙齒很大。河馬不管事身上溼答答的時候,還是身上乾燥的時候,牠們的身體都呈現土紅色,因此,人類常常以為牠們身上是在冒血,但實際上...
|
蜿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龍蛇行走的樣子。《晉書.卷二三.樂志下》:「龍飛何蜿蜿,鳳翔何翽翽。」《文選.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
|
速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速率1. 運動中的物體,在已知的時間內,會行經一段距離。以汽車為例,我們常以每小時行走多少公里來描述它。速率是用來測量物體運動的快慢,也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變化率。變化率這個字暗示著每個東西除以時間之後的結果。速率永遠是指「單位距離除以單位時間」之後的大小,因此速率的定義是,每個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註1)2. 指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例如,普通人的步行速率約為每小時5公里,車子可以用每小時60公里速率行駛。(註2)以車子為例,車子不可能一直用相同速率行駛,它可能以50公里/小時的速率在街上行駛,遇到紅燈減速...
|
鏘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行走的樣子。《文選.左思.吳都賦》:「出車檻檻,被練鏘鏘。」也作「蹡蹡」。
|
足音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藜藋:音ㄌ|ˊ ㄉ|ㄠˋ,野草。
(2) 柱:塞。
(3) 鼪鼬之逕:黃鼠狼行走的路逕。鼪鼬,音ㄕㄥ |ㄡˋ,黃鼠狼。
(4) 踉位其空:久處空曠無人的地方。踉,音ㄌ|ㄤˊ。
(5) 跫然:走路時的腳步聲。跫,音ㄑㄩㄥˊ。
(6) 謦欬:音ㄑ|ㄥˋ ㄎㄞˋ,談笑。
|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
|
嬰幼兒發展里程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坐著時能自己起來轉到爬行或趴睡姿勢自行提起身體站起來能扶著傢具走路不用支撐能站立短時間或能不用支撐行走二、三步言語對說話投放更多注意力對簡單的口頭指令有反應對「不」有反應利用簡單動作表達自己,例如搖頭示意「不」模糊不清地說出有聲調變化的話懂得叫爸爸和媽媽和用感嘆語如「噢!」嘗試模仿說出生字認知用不同方法探究物件,如搖、敲打、拋擲、投下物件輕易找到隱藏的物件說出物件的名稱時,能看著正確配對的物件模仿動作及姿勢開始正確使用物件,例如用杯飲水、梳頭、撥電話和聆聽留言等
|
遊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群眾為表達心意或達成特定目的,成群結隊在街上行走示意的行為,稱為「遊行」。如:「花車遊行」、「示威遊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