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
步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走時腳步的大小快慢。比喻進行的速度。如:「步調一致」。
飛也似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行走快速。《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泰安縣裡家人知道不妥,忙向老姑子託付了幾句,飛也似的下山去了。」
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淺水中行走渡過。如:「颱風帶來豪雨,造成低窪路面積水,許多民眾只好涉水而過。」
躞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步行走的樣子。漢.卓文君〈白頭吟〉:「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也作「踕蹀」、「踥蹀」。
2.馬行走的樣子。唐.白居易〈和朝回與王鍊師遊南山下〉詩:「躞蹀退朝騎,飄飄隨風裾。」
台灣獼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明顯紋路。牠們的手腳均能抓握,就這一點來說,可比人類強得多,爬樹相當輕鬆俐落。雖然台灣獼猴也會用腳行走,但在地面上多半還是以四肢行動為主。(註2)2. 頭圓而扁,臉淡紅色,廣泛分布於台灣從南到北各山區,分布於低海拔到3000公尺以下地區,常出現在森林當中裸露岩石峭壁或水源地活動,也善於攀岩、游泳。以植物為主食,也會取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和在草灌叢中覓食。(註1) 搖樹具有威嚇作用在休息覓食間,猴群中成年的個體也會隨時警戒周圍的環境,當有人或猛獸靠近,或打雷、飛機經過的時候,這些成年的獼猴會翹著屁股,伏身前望。一旦確定敵害...
一瘸一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跛不便行走的樣子。如:「雖然扭傷了腳,他依然一瘸一拐的完成比賽。」也作「一瘸一簸」、「一瘸一點」。
衣繡夜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錦繡華服在夜間行走。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比喻榮顯不為人知,徒自埋沒湮滅。《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上謂買臣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今子如何?』」也作「衣錦夜行」、「衣錦夜游」。
防意如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龜,便想吃牠,烏龜一下子就把頭尾四腳縮入殼中,狗根本無從下口。等到狗離開稍遠,烏龜才把頭腳伸出,繼續行走,狗看在眼裡,無可奈何。道人看了這一幕,就向沙門說:「這隻烏龜懷有護命的鎧甲,狗無法占到便宜。」沙門便回答說:「是啊!我看一般人反倒不如這隻烏龜了。一般人不了解人生短暫,輪迴無常,只知縱放欲望,陷於外魔,毀滅原有乾淨的心神、本形。要知道人的生死在天、人、地獄、畜生、餓鬼五道中輪轉,造成煩惱無限,如要究其根由,都是由意念所生。所以一個人應該自我勉勵,滅除欲念,永求平安。」佛祖所化身的沙門並且說了一首偈(音ㄐㄧˋ,一種佛詩),裡面有兩句:「藏六如龜,防意如城。」龜的頭尾四腳就像人的六種欲望,要把...
行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走時經過。[例]車輛行經施工路段時應小心慢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