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7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二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見惑和思惑。見惑和思惑是二種很細微的煩惱。前者是見道位的聖人方能斷除,故稱為「見惑」,後者須更高境界的修道位聖人才能斷除。《二義.卷中》:「若不斷二惑,見思無由成。」
圓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13~696)本新羅人。十五歲遊學長安,從法常、僧辯學習經論。玄奘回國後,前往就學,精研唯識。他對唯識的見解常將真和玄奘之說並列,不加可否。所以被視為玄奘門下的異端。著有《解深密經疏》四十卷、《仁王經疏》六卷等多種。尤其解《深密經疏》於九世紀初由法成譯成藏文,對西藏佛教有重大的影響。弟子有道證、太賢等。
六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教傳說中的六位丁神。分別是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皆為陰神,為天帝役使,道士可用符籙召請以祈禳驅鬼。《後漢書.卷五○.孝明八王傳.梁節王暢傳》:「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夢,暢數使卜筮。」《西遊記》第一五回:「不當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將與日值功曹和眾揭保守著我師父。」
部執異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真譯。玄奘所譯的本名為異部宗輪論,是敘述部派佛教發生、發展及介紹諸部主要學說的著作。
異部宗輪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一卷,古印度世友著,唐代玄奘譯。內容記述佛教部派分裂的經過和部派各宗的主張。異譯本有譯者不詳的《十八部論》和南朝陳真譯的《部執異論》。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史料。
婆藪槃豆法師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陳真譯。一卷。婆藪槃豆為梵文世親的音譯。古代北印度富婁沙富國有兄弟三人皆叫此名,但通行名稱分別為無著、世親、比鄰持跋婆。本書主要是無著、世親的傳略,為研究無著和世親的最重要史料。
大乘起信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一卷。此論古來多認為是古印度馬鳴造,真譯。但近代學者則認為是齊梁人所撰。內容主要在闡述心具有導致輪迴煩惱和歸入清淨法界的雙重性質,此為影響中國佛教最深遠的典籍之一。
羅馬教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教皇居於羅馬梵岡而得名。參見「天主教」條。
二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謂我空和法空。在身心中沒有真實我,是我空;所有存在現象,都不是真實客觀的存在,是法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能觀十二因緣法,四二空真妙理。」
魚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魚的市場。唐.姚合〈聽僧雲端講經〉詩:「遠近持齋來聽,酒坊魚市盡無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