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新中科第、初入仕途或剛被任用的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採。」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方奮然有運天下豪傑之心,使新進迭用事。」
鵬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鵬鳥與鯤魚。語本《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比喻最大的東西或英雄豪傑。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瞋目張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目張膽」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陳涉起蘄,至入陳,兵數萬。張耳、陳餘上謁陳涉。……陳中豪傑父老乃說陳涉曰:「將軍身被堅執銳,率士卒以誅暴秦,復立楚社稷,存亡繼絕,功德宜為王。且夫監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願將軍立為楚王也。」陳涉問此兩人,兩人對曰:「夫秦1>為無道2>,破人國家,滅人社稷3>,絕人後世,罷4>百姓之力,盡百姓之財。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為秦益敵也。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薩(巴爾扎克)著,林紓、陳家麟合譯(1915)•《薄辛郎》,林紓、陳家麟合譯(1915)•《鷹梯小豪傑》,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織錦拒婚》,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香鉤情眼》,林紓、王慶通合譯(1916)•《奇女格露枝小傳》,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橄欖山》,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詩人解頤語》,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社會聲影錄》,林紓、陳家麟(1917)•《癡郎幻影》,林紓、陳家麟合譯(1918)•《現身說法》,林紓、陳家麟合譯(1918)•《恨樓情絲》,林紓、陳家麟合譯(...
人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中的豪傑。《三國演義》第二四回:「備乃人傑也。今若不擊,待其羽翼既成,急難圖矣。」
圖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韓非子.大體》:「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
雷霆之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而,當天下紛擾如雲,您在詭譎多變的局勢當中,都還能把持英明的心智,先後擊敗曹操、劉備、關羽等當代豪傑,今日卻因一點小事就發起這樣大的脾氣,犯了可能深陷危機的大忌,要知四周的強敵都在伺機而動。這種輕率的舉動,實在令人疑惑。況且您向來有四海之志,何必為區區的公孫淵妨礙大業,只要按部就班,所戰皆捷,難道小小的公孫淵會不自動歸順嗎?當下實在無須為那蠻荒的遼東之地,而捨棄固守現有的大好江山啊!」孫權聽了後便取消出兵的打算。但公孫淵終究叛魏,魏將司馬懿帶兵平亂,淵糧盡投降,與其子公孫修俱被殺害。當時陸遜勸諫孫權時就以「雷霆之怒」來比喻極度的憤怒,後來「大發雷霆」這句成語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大發脾氣...
水逝雲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清‧金聖嘆‧西廂記序一:「幾萬萬年月,皆如水逝雲卷,風馳電掣,無不盡去。」 2.語譯 比喻消失迅速。【釋義】水的消逝,雲的舒捲。卷:同「捲」。【用法】喻消逝得無影無蹤。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霞舒雲卷。 相反詞 <<無>> 5.例句 雖然古代英雄豪傑、才子佳人,皆如水逝雲卷,無影無蹤了,但我們仍可從書中一睹其豐功偉業和風流事蹟。
小恩小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小小的恩惠或好處。《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偶有一個狡猾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也作「私恩小惠」。
捷足先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捷足先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見於《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據載,秦朝末年,天下苦於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傑紛紛起兵抗暴,爭奪天下。劉邦起於泗水,韓信是他的手下大將。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被封為齊王,當時擁有的武力比劉邦還要強大,謀士蒯(ㄎㄨㄞˇ)通於是勸他背叛劉邦,暗通項羽,將來再自立為王。當時韓信並沒有接受蒯通的建議,反而是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後來藉機將他貶為淮陰侯,使韓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聯絡另一大將陳豨(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蒯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