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 圈套、陷阱。如:「局」、「美人局」。《紅樓夢》第一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有目共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睹,看見。「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漢朝徐幹在《中論.卷上.貴驗》一文指出,做人說話要有信用。想要別人信任自己,則要少說多做,確實履行自己所說過的話。時日一久,事情就變得顯明;事實顯明,則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有耳朵的人都聽的到,豈可用不實的言辭人!後來「有目共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聞錄》:「日月東出而西沒,有目者所共睹。」是說太陽和月亮從東邊出來西邊落下的自然規律,極為明顯,眾所周知。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 (6) 齊: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傳至戰國時,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7) 以筦闚天:透過管子看天。筦,音ㄍㄨㄢˇ,同「管」。闚,同「窺」。 (8) 以蠡測海:用水瓢測量海。蠡,音ㄌ|ˊ,用瓠瓜做成的水瓢。 (9) 以莛撞鐘:用草莖去敲鐘。莛,音ㄊ|ㄥˊ,草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陷害、欺。如:「坑人」、「坑害」。《紅樓夢》第九三回:「我並沒得罪人,為什麼這麼坑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勾結做壞事。如:「串通」、「串供」、「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如:「謾上不謾下」。唐.柳宗元〈罵尸蟲文〉:「譖下謾上,恆其心術,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詐」都有彼此間相互爭鬥的意思。 「鉤心鬥角」側重於暗中競鬥心機,設計對方;「爾虞我詐」側重於互相欺。 鉤心鬥角 爾虞我詐 辨似例句 ○ ㄨ 他們~地競爭,已經完全失去運動家的風度。 ㄨ ○ 你剛踏入社會,對於社會上的~還不了解,因此要格外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亂、欺。如:「蠱惑」、「誘惑」、「妖言惑眾」。《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口蜜腹劍,心口不一,言不由衷,陽奉陰違反義:心口如一辨似: 「口是心非」及「言不由衷」都有心口不一致的意思。 「口是心非」有以言語掩蓋心中壞念頭的意思,側重於欺、虛偽,為貶義;「言不由衷」則常是迫於情勢而無法說出真心話,側重於敷衍、隱瞞,屬中性義。 口是心非 言不由衷 辨似例句 ○ ㄨ 我看他這是~,隨便應付而已,並非誠心認錯。 ㄨ ○ 他素來誠懇,今日~,必有其因。 「口是心非」及「陽奉陰違」都有表裡不一的意思。 「口是心非」使用對象較廣,但側重於言語與心意不一;「陽奉陰違」一般用在下對上時,側重於行為上的前後不一。 口是心非 陽奉陰違 辨似例句 ○ ㄨ 這傢伙說一套,做一套...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中,若遇到大風浪輒成為浪底亡魂,即使到了臺灣海岸,為避免被察覺,往往在距離海岸還有一段距離的沙洲就、趕乘客下船,往後死活一概不管,稱為「放生」。種芋、餌魚:偷渡者在沙洲下船後,往往走沒幾步路就深陷泥淖中,因為姿態有如種在地裡的芋頭,而被稱作「種芋」;若不幸遇上漲潮,偷渡者只能隨波漂流,喚作「餌魚」。(註2) 相關俗語「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唐山是中國大陸的意思,由於前往臺灣可能觸犯禁令、遭遇海難,又是陌生的環境,這句話代表了當時移民渡海來臺的緊張心情。「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語道出渡臺的危險性,比喻在十個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