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催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督促前進。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一折:「著張士貴先去絳州龍門鎮,招擢義軍去了,許多時不見回還。我今親身直至絳州催趲義軍,走一遭去。」《儒林外史》第八回:「適值江西寧王反亂,各路戒嚴,朝廷就把他推陞了南贛道,催趲軍需。」
支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出來的別派。唐.釋齊己〈寄金陵幕中李郎中〉詩:「龍門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
王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曾西遊長安,奏太平十二策,不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業者眾多,卒後門人諡曰文中子,相傳有《中說》十篇,內容多後學者所偽託。
點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相傳魚渡龍門便為龍,否則便點額而還。典出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後用以比喻應試落第。唐.李白〈贈崔侍郎〉詩:「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唐.白居易〈醉別程秀才〉詩:「五度龍門點額迴,卻緣多藝復多才。」
一覽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目了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徐問文中子1>好處與不好處。曰:「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瞭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注解〕 (1) 文中子:王通(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曾西遊長安,奏〈太平十二策〉,不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業者眾多,卒後門人諡曰文中子,相傳有《中說》十篇,內容多後學者所偽託。 (2) 瞭然:清楚、明瞭。
節外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讀古人書,直是要虛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應;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季隨)又云:「方其未至純熟,天理何嘗不可見乎!」此又不看本文本意,而逞快鬥高,隨語生說之過。夫《中庸...
運拙時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孤本元明雜劇.龍門隱秀.第三折》:「則為這孝公姑勞苦飢寒,一時間運拙時乖。」也作「運乖時蹇」、「運蹇時乖」、「運拙時艱」。
隨機制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克殄11>。」太宗然其計。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於洛陽置酒高會諸將曰:「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王長先龍門下米之功,皆出諸人之右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2) 孝恪:郭孝恪,唐許州陽翟人,生卒年不詳。原為隋末義軍瓦崗李密部下,後降唐軍。 (3) 太宗:唐太宗(西元599∼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
應變隨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克殄11>。」太宗然其計。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於洛陽置酒高會諸將曰:「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王長先龍門下米之功,皆出諸人之右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2) 孝恪:郭孝恪,唐許州陽翟人,生卒年不詳。原為隋末義軍瓦崗李密部下,後降唐軍。 (3) 太宗:唐太宗(西元599∼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
隨勢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克殄11>。」太宗然其計。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於洛陽置酒高會諸將曰:「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王長先龍門下米之功,皆出諸人之右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2) 孝恪:郭孝恪,唐許州陽翟人,生卒年不詳。原為隋末義軍瓦崗李密部下,後降唐軍。 (3) 太宗:唐太宗(西元599∼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