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勢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克殄11>。」太宗然其計。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於洛陽置酒高會諸將曰:「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王長先龍門下米之功,皆出諸人之右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2) 孝恪:郭孝恪,唐許州陽翟人,生卒年不詳。原為隋末義軍瓦崗李密部下,後降唐軍。 (3) 太宗:唐太宗(西元599∼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
勇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膽氣的人。《書經.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薛仁貴征遼事略》:「來日九龍門下惹眾將矣。帝知我為勇夫也,雖無罪,豈不自恥。」
外腴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外強中乾」。見「外強中乾」條。01.金.元好問〈寄英禪師師時住龍門寶應寺〉詩:「張侯詩最豪,驚風卷狂瀾;竅繁天和洩,外腴中已乾。」 
耳目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頒布。〔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據《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之壞久矣。樓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恥之,子亦恥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閒遊,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願焉。……凡支壞補缺,壘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之飾必良。雖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長者壞宅,鬱為導師化城。於是龕像無燥濕陊泐之危,寺僧有經行宴坐之安,遊者得息肩,觀者得寓目。關塞之氣色,龍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頒布。〔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據《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之壞久矣。樓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恥之,子亦恥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閒遊,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願焉。……凡支壞補缺,壘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之飾必良。雖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長者壞宅,鬱為導師化城。於是龕像無燥濕陊泐之危,寺僧有經行宴坐之安,遊者得息肩,觀者得寓目。關塞之氣色,龍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馬龍車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車水馬龍」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六.外戚列傳.明德馬皇后》時上1>欲封2>諸舅,外間白3>太后4>。太后曰:「吾自念親屬,皆無柱石之功5>。俗語曰:『時無赭,澆黃土6>。』」因詔曰:「吾萬乘之主7>,身衣8>大練縑裙9>,食不求所甘,左右旁人,皆無薰香之飾。前過濯龍門10>,見外家問起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亦不譴怒11>,但絕歲用,冀12>以默止讙13>耳。」 〔注解〕 (1) 上:皇上,此指東漢章帝。 (2) 封:封官,古代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 (3) 白:動詞,告訴。此指上書。 (4) 太后:指明德馬皇后,漢明帝時封后。 (5) ...
死心落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死心塌地」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1>【雁兒落】不是俺一家兒喬作衙,說幾句衷腸話。我只道你文學海樣深,誰知你色膽有天來大?〔紅云〕你知罪麼?〔末云〕小生不知罪。〔紅唱〕【得勝令】誰著你夤夜入人家,非姦做賊拿。你本是個折桂客,做了偷花漢。不想去跳龍門,學騙馬。姐姐,且看紅娘面饒過這生者!〔旦云〕若不看紅娘面,扯你到夫人那裡去,看你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起來!〔紅唱〕謝小姐賢達,看我面遂情罷。若到官司詳察,「你既是秀才,只合苦志於寒窗之下,誰教你夤夜輒入人家花園,做得個非姦即盜。」先生呵,整備著精皮膚吃頓打。〔旦云〕先生雖有活人之恩,恩則當報。既為兄妹...
德以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尸子》(據《太平御覽.卷四○.地部五.太行山》引)夫龍門,魚之難也;太行,牛之難也;以德報怨,人之難也。
河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河津又名龍門,相傳魚躍過此即成龍。見《太平御覽.卷九三○.鱗介部.龍引三秦記》。後世因用以比喻讀書士子通過科舉考試。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四齣:「蚤是你到了河津,我留下空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