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烽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烽火和鼓聲,都是戰時所用的工具。或比喻戰亂。《文選.沈約.齊安陸昭王碑文》:「烽鼓相望,歲時不息。」
|
畢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脫、撇下。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指望待為官為相身榮貴,今日個畢罷了名和利。」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想這四季韶華,撚指春回頭夏,我想這利名心都畢罷。」也作「撇罷」。
|
沒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希望。《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耐心坐坐,若轉得快時,便是沒想頭了,他若好意留款,必然有些齎發,明日顧個轎兒抬你去。」
|
飄若神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姿容體態飄逸,可望而不可即。《南史.卷一二.后妃列傳下.陳後主張貴妃》:「嘗於閣上靚妝,臨于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五代十國.徐鉉〈喬公亭記〉:「每冠蓋萃止,壺觴畢陳。吟嘯發其和,琴棋助其適。郡人瞻望,飄若神仙。」
|
天高聽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君主或中央政府,下情無由上達,人民有冤難訴。《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然天高聽遠,情不上通,徒獨望青雲而拊心,仰高天而歎息耳。」明.無名氏《走安南玉馬換猩絨》:「總為天高聽遠,分明是半壁天子一般。」
|
門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時官員出行時的儀仗,平時插在門前顯示威儀。《儒林外史》第三回:「學道轎子,一擁而去。范進立著,直望門鎗影子抹過前山,看不見了,方纔回到下處。」
|
悲愴交響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俄國浪漫派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最後的一部作品。完成於西元一八九三年,表現出十九世紀末俄國絕望的悲愴感,是其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
|
門第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家世好、有聲望。如:「由於門第高,所以父母格外注重他的言行。」
|
撈一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賺一筆錢或撈取一些利益。[例]他希望這款新產品上市後,可以好好撈一票。
|
單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驛路旁記里數的標誌,單數里程稱為「單牌」。《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五出》:「五里單牌,十里雙堠,只憑這些子。」《水滸傳》第一二回:「三個望北京進發。五里單牌,十里雙牌,逢州過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