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9.9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遠處或高處看。如:「登高遠」、「一無際」。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明月,低頭思故鄉。」宋.汪元量〈潮州歌〉:「北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2.希冀、期盼。如:「盼」、「期」、「渴」。《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則無民之多於鄰國也。」
3.拜訪、慰問。如:「拜」、「探」。
4.怨恨、責備。《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不意君之臣深也!豈以臣為重去將哉?」《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若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此。」
5.將近、接近。唐.韓愈〈祭竇司業文〉:「逾七八,年孰非翁。」《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你那我雖然不至於老邁不堪,也是五的人了。」
1.志願、心願。如:「願」、「絕」。
2.名譽、名聲。如:「名」、「聲」、「德高重」。《三國演義》第八三回:「陸遜年幼輕,恐諸公不服。」
3.農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所看見的滿月月相,後指農曆的每月十五日。《文選.枚乘.七發》:「將以八月之,與諸侯遠方交游兄弟,並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宋.蘇軾〈後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
向、朝。如:「後退」、「前看」、「我點點頭」。
穿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水,秋天的水明淨澄澈,比喻眼睛。穿秋水形容盼的深切。《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
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後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梅止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卻那裡得這銀子來!只好梅止渴,畫餅充飢。」也作「說梅止渴」、「梅消渴」。
其項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對方的頸項和背脊。意謂程度與之接近。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集》:「至杜公神通廣大,壓古軼今,岑、高諸人無敢其項背。」也作「其肩背」、「其肩項」。
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遠遠落後。常用作謙詞。參見「塵不及」條。如:「她烹調的技術實在太好了,我塵莫及」。
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洋,抬頭看的意思。形容因驚奇而仰視發出驚嘆。語本《莊子.秋水》。後用「洋興嘆」比喻因能力不足而自嘆不如或感到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貽笑大方」
得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參見「既得隴,復蜀」條。《紅樓夢》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蜀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有所不足的感覺、想法與想要滿足此種感覺、想法的願
德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高,聲隆。多用以稱頌年高德劭,且有聲的人。明.歸有光〈上總制書〉:「伏惟君侯,德高重,謀深慮淵。」也作「德隆重」、「德隆尊」、「德深重」、「德尊重」。
無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眼去看不著邊際。形容寬廣、遼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比舊路絕然不同,四盡是水鄉,只有蘆葦菰蒲,一無際。」《老殘遊記》第一回:「朝東觀看,只見海中白浪如山,一無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