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6.84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目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目光集中的地方。指為眾人所一致讚譽。《宣和畫譜.卷二.道釋.辛澄》:「澄嘗於蜀中大聖寺畫僧伽及諸變相,士女傾城邑往觀焉,……茲乃眾目所歸,不待較而可得矣。」
造車合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然後可以行乎方內而無不通;不合乎此,則不惟有司得以討之,而其行於道路,自將偏倚杌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為矣。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潭州鹿苑和尚。僧問:「餘國作佛還有異名也無?」師作圓相示之。問:「如何是鹿苑一路?」師曰:「吉嘹舌頭問將來。」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嶽石橋。」僧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拄杖頭上掛草鞋。」
糖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冰糖。宋.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詩:「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宋.馬咸〈遂寧好.遂寧好〉詞:「遂寧好,勝地產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凍瓊漿。」也稱為「蔗霜」。
困獸思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後大師繼之,必克。」弗許。夫王曰:「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屬五千先擊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史皇以其乘廣死。吳從楚師,及清發,將擊之。夫王曰:「困獸猶鬥,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濟而後可擊也。」從之,又敗之。楚人為食,吳人及之,奔。食而從之,敗諸雍澨。五戰,及郢。
樹欲息而風不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外在的形勢與主觀的意願相違背。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亡故。參見「樹欲靜而風不止」條。宋.陳亮〈祭淩存仲母夫人文〉:「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
踰牆鑽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處,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指男女間不合禮法的私愛幽會。《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妾與君無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踰牆鑽隙,何能白首。」
四分五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四分五裂」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人。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梁,不過百里;從陳至梁,二百餘里。馬馳人趨,不待倦而至梁。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參列。粟糧漕庾,不下十萬。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1>南與2>楚3>而不與齊4>,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5>,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6>,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注解〕 (1) 魏:戰國...
氣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血氣脈息。漢.桓寬《鹽鐵論.輕重》:「陽氣盛則損之而調陰,寒氣盛則損之而調陽,是以氣脈調和,而邪氣無所留矣。」《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足踏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踏實地人也。」公深以為知言。至康節捐館,公作挽詩二章,其一曰:「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講道切磋直,忘懷笑語真。重言蒙蹠實,佩服敢書紳。」記康節之言也。康節又曰:「君實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後公以康節之故,遇其孤伯溫甚厚。 〔注解〕 (1) 康節:邵雍(西元1011∼1077),字堯夫,宋范陽人。精先天象數之學。寓洛四十年,稱所居為「安樂窩」,卒諡康節。著有《先天圖》、《皇極經世》、《漁樵問答》、《伊川擊壤集》等。 (2) 君實: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
廣武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武,在今河南省滎陽縣境。秦末,楚漢兩軍隔廣武而陣,項羽、劉邦曾於此地談判。阮籍登廣武城,感嘆當時世無英才,竟使劉邦得志。見《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後人遂以廣武嘆比喻懷才不遇,或感嘆世無英雄,小人得志之意。宋.蘇軾〈甘露寺〉詩:「古今共一軌,後世徒辛酸,聊興廣武嘆,不待雍門彈。」也作「廣武歎」。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