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沙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歐陽修〈亳州謝上表〉:「造謗於下者,初若含沙之射影,期陰以中人。」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末年,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作亂,當時任中郎將的董卓討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張溫和孫堅前去平亂。董卓不打仗沒有盡力,又對張溫的召見傲慢無禮;孫堅看不過去,便對張溫數責董卓三項罪狀:對上不敬、沒有盡忠職守,又「軒昂自高」、態度傲慢,因此建議以軍法處斬。「軒」、「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卓高傲無禮的態度;後也用來形容人氣度不凡。「氣宇軒昂」合用後,多用來形容神采飛揚,氣度不凡。
火樹銀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投靠了太平公主,七個宰相中有五個是她的親信,朝政一片混亂。唐睿宗又很愛享樂,雖然只當了三年的皇帝,不管什麼節日,他都要大肆鋪張,供他遊玩。每年正月元宵夜,他一定要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點起五萬多盞燈,號為火樹,以示天下太平。唐代詩人蘇味道這樣描繪當時的元宵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儂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燈火輝煌、燈燭輝煌 相反 漆黑一片 5.例句 每年的元宵節,整個鹽水鎮一片火樹銀花,非常炫麗。
梔子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梔、梔子所開的花。花頂生,六瓣,花徑約五至六公分,裂片後微捲。初開時為白色,後漸漸為黃色,有香味,花期從春末到夏至。如:「梔子花不可供觀賞,也可用作香料。」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絕書》是重要史書之一,內容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吳越的歷史。吳國闔閭執政時,以伍子胥為相,伐楚以爭天下。當此之際,吳之鄰國越屢屢派兵襲吳,於是吳、越交戰,闔閭戰敗並傷重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為報父仇,帶兵攻入越都會(ㄍㄨㄟˋ)稽,越王句越被迫求和。伍子胥勸夫差不可接受句踐的求和,以免留下後患,夫差志得意滿下仍是答應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卻聽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有一次幾個諸侯國聯合攻打鄭國,鄭國人相當害怕,就準備禮物要去賄賂其中最大的晉國,用以求和。鄭國一共送了三名樂師,裝配齊全的兵車一百輛,各種樂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給晉國。晉國國君晉悼公看到後,非常高興,將半數的樂器與歌女賜給大臣魏絳,感謝他對國家的貢獻。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並藉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您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麼貢獻呢?臣希望您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晉悼公說:「您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是沒有...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舟共濟」原作「同舟而濟」。《孫子.九地》曾說到用兵要如「率然」。「率然」是生活在會稽常山的大蛇,如果攻擊牠的頭,尾巴就會來救應;攻擊牠的尾巴,頭部就來救應;攻擊牠的腰部,頭尾都會一起來救應。孫子認為善於用兵作戰的,指揮軍隊,也可以用這樣的做法。像吳、越兩國的人,一直是世仇,是當他們同坐一條船,在遇到風雨的時候,也一定會團結一致,互相救助,如同左右手一般,合作無間,同心協力地度過難關。後來「同舟共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在古籍文獻裡,也另有類似的詞語,《鄧析子.無厚》云:「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意思是在同一艘船中,遇到風雨時,因為大家所...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因羞愧到極點而惱恨發怒。出現「惱羞成怒」的書證如《三俠五義》第七回:「當時被小婦人連嚷帶罵,他才走了。誰知他惱羞成怒,在縣告了,說他兄弟死的不明,要開棺檢驗。」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湯斌〈在內黃寄上孫徵君先生書〉:「窺管之見,不敢不竭,學識疏淺,錯謬恐多,為惴惴不安耳。」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回劉道規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帶敘法。這種方法是有好處的,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要寫傳記的話,實在寫不勝寫,有些人有事蹟可說,不寫可惜。這樣既可省去多傳的繁瑣,又不至於埋沒這些人,實在是個寫史書的好方法。不過,有時也有缺陷,像在〈劉義慶傳〉裡,因為敘述到他愛與文士鮑照等人交朋友,於是用了很大篇幅來寫鮑照,才又回到劉義慶,使得整篇傳記裡,主人翁劉義慶的事顯得較少,而鮑照的事反而變多,這樣顯然模糊了焦點。趙翼用「喧客奪主」來形容〈劉義慶傳〉的整體效果,為客的鮑照篇幅過大,反而搶盡主人劉義慶的風頭。「喧客奪主」就是「喧賓奪主」,指賓客聲勢強大,占了主人的位置,反客為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