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不忍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況極悲慘,令人不忍看視。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偃仰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也作「目不忍視」。
手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和腳。即四肢。[例]今天天氣冷得我的手腳都凍了。
人格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互動中,所表現之獨特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情緒反應特徵。當一個人思考和行為長期表現缺乏彈性、過於化、不適應且普遍存在而造成顯著的功能障礙或個人主觀的不舒服時,便是人格違常現象。(註1.2) DSM診斷準則1. 一種內在和行為持續模式,與此人的期望偏離甚遠,而且在下列領域中,至少有兩種受影響:認知、情感度、人際功能、衝動控制。2. 此模式在廣泛的個人與社會情境中,皆缺乏彈性且普遍存在。3. 此模式相當穩定且持久,發生至少可以追朔到青春期或成年早期。4. 造成相當大的痛苦或功能喪失。(註1) 病程通常在青春期或是成年早...
衝突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衝突管理1.1 衝突管理方式1.2 中英文關鍵字1.3 參考資料 衝突管理  衝突不必然是破壞性的,過度和諧、平靜的組織,有時反而缺乏改革與進步的動機,造成組織化、停滯不前。適度的衝突有助於組織檢視盲點,調整行政流程,促進組織進步與改善。故而,對於衝突的處理,不能只著眼於避免衝突、消除衝突,而應面對衝突、善用衝突,有效管理衝突,甚至在必要時,適度的引進衝突,以促進組織的改革與進步。(鄭杏玲,2009)    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係指利害關係人在權力競逐的過程中,因應其所面臨之各種不...
圓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打破局而居中協調或提出辦法。如:「還好他及時出來打圓場,免除了一場紛爭。」
揚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飄揚。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今日紛紛揚揚下著如此般大雪,凍的手都的,怎生打柴?」
里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張衡〈西京賦〉(據《文選.卷二.賦.京都上》引)1>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氣,結黨連群。寔蕃有徒,其從如雲。茂陵之原,陽陵之朱。趫悍虓豁,如虎如貙。睚眥蠆芥,屍路隅。丞相欲以贖子罪,陽石汙而公孫誅。若其五縣2>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3>。剖析毫釐4>,擘肌分理5>。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痏。郊甸之內,鄉邑殷賑。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畿千里,統以京尹。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三○.藝文志》。 (2) 五縣:即「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
街談巷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張衡〈西京賦〉(據《文選.卷二.賦.京都上》引)1>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氣,結黨連群。寔蕃有徒,其從如雲。茂陵之原,陽陵之朱。趫悍虓豁,如虎如貙。睚眥蠆芥,屍路隅。丞相欲以贖子罪,陽石汙而公孫誅。若其五縣2>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3>。剖析毫釐4>,擘肌分理5>。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痏。郊甸之內,鄉邑殷賑。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畿千里,統以京尹。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三○.藝文志》。 (2) 五縣:即「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
向下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下領導(downward leadership)目錄1 釋義2 相關閱讀3 向下領導的步驟4 補充說明5 中英文關鍵字6 參考書目 釋義上級主管等領導幹部,能夠傾聽且虛心接受下屬的建議,運用自身的智慧與部屬的建議做決策判斷的依據,讓組織決策不再化。因為領導者是從下級部屬的建議中激發與學習領導智慧,因此稱為向下領導。註1 相關閱讀美國管理與領導學者Michael Useem認為,不論是哪一階層的領導者都需肩負向上與向下的領導角色,當人的部屬,必須盡力輔佐上級領導者達成任務,反之長官應該虛心採納下屬的建議,就是向下領導,...
欒書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象顯示,各種楚器說的說服力仍有不足之處,還無法徹底推翻春秋中期晉器說,贏得學界普遍認同,以致形成雙方持不下的尷尬局面。有關欒書缶的研究,不僅斷代、分域問題遲遲無法達成共識,甚至器主推求、器名擬定、器物辨偽、銘文通讀等方面也還存在若干疑義。這些問題長期懸置未決,不僅嚴重損害該缶的史料價值,甚至還會影響銅器銘文錯金工藝的起源年代問題,因而必須儘快謀求解決之道。針對上述問題,筆者綜合考察的結果,認為欒書缶應是戰國中期的楚式器,器主是晉國執政者欒書的後人「書也」,所以器名宜改稱為「書也缶」。至於銅缶及其銘文真偽問題,筆者根據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