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6.47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而發亮。《說文解字.頁部》:「顥,白貌。」唐.柳宗元〈夢歸賦〉:「圓方混而不形,顥醇白之霏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穀倉。《說文解字.囗部》:「囷,廩之圜者。」《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國語.吳語》:「今吳民既罷,而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三國吳.韋昭.注:「員曰囷,方曰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忠誠、誠信。《漢書.卷一○○.敘傳上》:「觀天罔之紘覆,實棐諶而相順。」唐.顏師古.注:「賦言天道惟誠是輔,惟順是助。」
確實。《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外承歡之汋約,諶荏弱而難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哀傷、憐憫。《詩經.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弔。」漢.毛亨.傳:「弔,傷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弔,有臣不敏。」晉.杜預.注:「弔,恤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主、作主。《詩經.衛風.伯》:「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漢.毛亨.傳:「適,主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續、繼續。《文選.向秀.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妙聲絕而復尋。」《梁書.卷三三.劉孝綽傳》:「殿下降情白屋,存問相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憤馮亭之不遂,慍去疾之遭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縱。如:「恣情作樂」。《文選.張衡.思玄賦》:「淹棲遲以恣欲,耀靈忽其西藏。」《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吳王濞驕恣,屈強猖猾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外圈。《楚辭.王襃.九懷.蓄英》:「修余袿衣,騎霓南上。」唐.杜甫〈泛溪〉詩:「練練峰上雪,纖纖雲表霓。」也稱為「副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超過、超越。《楚辭.屈原.遠遊》:「軼迅風於清源,從顓頊乎增冰。」《文選.班固.西都賦》:「軼雲雨於太半,虹霓迴帶於棼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