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6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騰雲駕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小說中指利用法術,在空中飛行。[例]齊天大聖騰雲駕霧的來去,咻的一聲就不見了!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即指暮年、老年。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燭殘年」,用來形容人身體衰弱,不久於世的晚年,例如清代小說《蕩寇志》第七六回:「賢侄,但願天可憐見,著你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親見,九泉下也兀自歡喜。」這裡便是以「風燭殘年」比喻年事已高,不久於世。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骨悚然」原作「毛骨俱竦」。《夷堅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所記載的是一些傳聞的怪異之事,基本上承續著六朝志怪小說的遺風。〈大渾王〉這篇故事是說:有一個名叫興祖的人,個性豪放,不拘小節,與婁虡(ㄐㄩˋ)是好朋友。後來在紹興年間,婁虡得了疾病而死。有一天,興祖在睡夢中夢到婁虡來拜訪他,並且叫來一匹千里馬,兩人一起出發來到一間大官府,接著又進到官府中的一個廳堂。其中執掌事務的人向他們鞠躬應答,婁虡則拱手作揖,然後坐下,跟興祖說:「這裡就是你處理公事的地方。」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小孩走出來,拉著興祖的衣服。婁虡說:「你的小孩之前已經先到這裡了。」興祖一看,竟然是幾年前所失去的小孩。這時婁虡就說:「你...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曹鄴〈讀李斯傳〉詩(據《全唐詩.卷五九三.曹鄴》引)一車致三轂1>,本圖行地速。不知駕馭難,舉足成顛覆。欺暗尚不然,欺明當自戮。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見三尺墳,雲陽2>草空綠。 〔注解〕 (1) 轂:音ㄍㄨˇ。車輪中心的圓木。 (2) 雲陽:秦縣名,在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秦始皇十三年,韓非出使秦國,秦用李斯謀留置韓非,讓他死於雲陽。後來秦二世在雲陽甘泉宮,李斯為趙高纔害,被腰斬咸陽市。故小說戲曲中每以雲陽稱行刑的場所。
半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會兒、片刻。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這裡低著頭沉吟了半晌,他那裡不轉睛瞅了我一會。」《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劉官人打門,他那裡便聽見?敲了半晌,方纔知覺,答應一聲:『來了!』起身開了門。」也作「半餉」。
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作、著述。[例]他所撰寫的散文、小說,本本暢銷。
六神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神無主」的「六神」是指人的六大器官之神。六神無主是指身上所有的神魂都失去了定位,也就是心慌意亂了。這句成語常見於古典小說中,如在《醒世恆言》卷二九,提到明朝濬縣的汪知縣因為知道盧柟是個才子,交遊廣泛,又聽說他家中的園林造景奇特,有心要與他結識,便差人去請盧柟來會面。盧柟天生就恃才傲物,知縣一連請了五六次,他也不理會。知縣見盧柟不肯來,情願自己前去拜訪,差人跟盧柟訂了日子,去賞梅花。然而就在約會的前夕,因為新按院到任,必須前去接待,只好與盧柟改期。但等到知縣事情大致忙完,已是春季桃花盛開之時,又差人去和盧柟再約期見面。但是天下竟有這麼巧的事,就在知縣正要赴約時,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夫人,卻忽然流...
針鋒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鋒相對」現在多用於指互相對立抗衡的狀況,與典源「針鋒相投」意義相反。《景德傳燈錄.卷二五.天臺山德韶國師》記載,德韶國師在開釋弟子時說道:「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相,事無不通,理無不備。」意思是說:問話與回答同樣犀利尖銳,但彼此間又能相互投合,沒有絲毫的歧異、不一致,其中備載一切事理,投射於任何事物均無不通。至於將「投」改作「對」,如清代文康的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十三妹本是個玲瓏剔透的人,他那聰明正合張金鳳針鋒相對。」則與原有的相投義相反,表示相互對立,不相上下。
苦盡甘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盡甘來」就是說苦日子已到盡頭,再來就是好日子了。此語常見於戲曲小說,例如《劉知遠諸宮調》。「諸宮調」為盛行於宋、金、元間的一種說唱文學。《劉知遠諸宮調》講的是五代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故事。劉知遠在落魄潦倒時被李文奎收留幫傭,並娶其女三娘為妻。李文奎死後,劉知遠一家受三娘的兄嫂排擠與欺凌,他不堪受侮而棄家投軍。後來劉知遠終於建立了功業,入贅岳節度使家,又將昔日的糟糠妻三娘接回。三娘被接到劉府中,感嘆道:「受辛懃打罵也甘心,又爭知卻有今日。劉郎豪貴,獨掌九州元帥,方知是苦盡甘來,自古道果無虛矣。」丈夫離家的十三年,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但仍是苦守寒窯,不曾放棄。話中「苦盡甘來」四字...
人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變化多端,難以預料。《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只因世路窄狹,人心叵測,大道既遠,人情萬端,熙熙攘攘,都為利來;蚩蚩蠢蠢,皆納禍去。」《花月痕》第二二回:「這回用兵以少勝多,極有佈置。只人心叵測,見謖如以二百名兵敗了采石磯三萬多賊,收復了九洑洲,轉觸人忌。謖如又不善周旋,所以這回大捷,竟不入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