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第二的、副的。如:「次子」、「次年」、「次媳」、「次日」。《鏡花緣》第四○回:「走有半年之久,於次歲六月到了南。」
來龍去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堪輿家稱山脈的起伏為「龍」,其主峰稱為「來龍」;山谷中溪流稱為「脈」,而其主流則稱為「去脈」。「來龍去脈」指從頭到尾像脈管一樣連貫著的地勢。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一三齣:「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朝山,種種合格,乃大富貴之地。」後比喻事情首尾始末條理清楚。清.劉熙載《藝概.詩概》:「律詩中二聯必分寬緊遠近,人皆知之,惟不省其來龍去脈,則寬緊遠近為妄施矣!」也作「來蹤去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的。如:「高峻」、「崇山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而尖的山頭。如:「頂峰」、「高峰」、「顛峰」。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度過、跨過。如:「翻山越」、「越牆而走」。《楚辭.屈原.天問》:「阻窮西征,巖何越焉?」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錯的。《文選.嵇康.琴賦》:「互巉巖,岝崿嶇崟。」唐.杜甫〈宿花石戍〉詩:「四序本平分,氣候何迴互。」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自新,俾守厥舊。商農漁樵,各復其業;悼耋鰥寡,各安其宅。變氛沴1>為陽煦2>,化險阻為夷途3>。五之人,若出元泉而觀白日,如蹈烈火而蒙寒冰。書上聞,優詔嘉焉。公卿百辟,將校耆艾,咸願歌頌勛烈,以銘於石。 〔注解〕 (1) 氛沴:疫厲、禍害。沴,音ㄌ|ˋ,惡氣、災病。 (2) 陽煦:光明、溫暖。煦,音ㄒㄩˇ。 (3) 夷途:平坦的道路。夷,平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繁盛、旺盛。如:「茂盛」、「茂密」、「根深葉茂」。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此地有崇山峻,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參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雜亂不齊的樣子。《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其間遠望,勢交表,有五六峰,參差互出。」
跋山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譯文1.2 釋義2 近義詞3 反義詞 出處《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譯文大夫翻山越,淌水過河,我心裡卻感到憂慮 釋義跋,踏、踩。翻過山,淌過水流。形容旅途遙遠,備嘗艱辛。 近義詞長途跋涉 翻山越 風塵僕僕 反義詞一帆風順 順風順水 舵後生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