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行的一種正式懲罰(身體刑,與自由刑、財產刑並列),如鞭笞,也包括對肉體的傷害(肉刑)。是古代社會中常見的刑罰。目前在世界上還存在,如實行沙裡亞法規的伊斯蘭國家對盜竊處以砍手的刑罰和新加坡的鞭笞。某些國家用法制化的笞打處罰違規的在監犯人。監獄中的犯人或羈押中的嫌疑人也可能遭到獄警或同監人員不屬於合法行為的體罰(這些體罰被認為是侵犯了被體罰者的人權,比如美國官兵對伊拉克俘虜的虐待就屬這類)。 英國體系caning(譯為打藤;笞刑;鞭笞;打鞭;鞭刑)是英國法制的身體刑。英國在1948年廢止笞刑,在許多殖民地仍保留,英屬香港1...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subel(1968)為讓學習者能掌握「前導組織體」的真諦,曾指出「前導組織體」在本質上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概述」或「摘要」。「前導組織體」須以高層概念的形式表現;而概述只是將內容濃縮,在概念層次上使與內容本身相平行的。至於「摘要」在結構上與「內容」概述很類似,只是「摘要」在呈現的目的只在於複習重點,所以屬於回溯性質,而非前瞻性的。  「前導組織體」的呈現方式在Joyce和Weil(1992)文中曾提到「前導組織體」呈現的方式很彈性,通常是以文字敘述為主,它可以是一句陳述、一段文章、一個問題、一段示範或是一段影片。至於長...
變通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通性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變通性評量係指傳統評量以外的另類評量方式,著重在評量與教學的相互配合,以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能力作為教學與評量的主要目地。註1一般常見的變通性評量有:目錄1 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2 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3 學習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4 參考書目 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學與評量兩者是互為表裡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透過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鯉目鯉科。形似鯉,脊隆起,頭口皆小,無鬚。腹大,白色,背青褐色。骨多,味美。較鯉魚耐寒。產於淡海中。為常見的食用魚。
界線(Boundari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家庭成員的獨立與自主。當界線過度模糊、開放,個體會太過依賴其他成員,而無法和家庭外的人們建立關係。常見的狀況是,父母花很多時間在小孩身上,而小孩學習到如何依賴父母,甚至學習到無法與自己自處,也可能無法與家人之外的人相處。 疏離的界線在疏離(disengagemnt)界線的家庭中, 界限是過度限制、缺乏彈性,個體或子系統會變得孤立,家人彼此間的關係相當疏離,且支持有限,因此家庭/個體需面臨相當大的壓力下,家人才會注意到彼此的需求以及調整彼此的關係。Minuchin認為清楚地認定界線類別是不容易的,次系統間的界線也是對應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角落。如:「城陬」。《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忽憶堂陬撲滿,常見十四娘投錢於中。」
羅夏克墨漬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對於反應型態的計分以及比例多少並沒有一致的看法,因此發展出很多計分系統,目前有至少有五種不同但是常見的計分系統。而對於測驗的解釋則與受試者所提供的作答反應總是多寡有關,受試者提供越多反應,則可以用來解釋的結果的資料就越多。(註1.2) 評價從心裡計量的觀點來說,羅夏克墨漬測驗的信度與效度都沒有達到客觀人格測量的接受水準,且也只有少數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支持測驗在臨床準斷上的有效性,然而事實上測驗仍是廣泛的被臨床師所使用。(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羅夏克墨漬測驗英文關鍵字:Rorschach Inkblot Test 參...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的事物,它能驅使個體表現出所要求的行為,以求避免令人不悅的情況。比如說,頭痛時服一顆阿斯匹靈就是個常見的例子。簡單來說,正增強與負增強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或延長其持久性,但不同之處在於正增強是給予增強物,以提升行為表現的頻率,而負增強是拿走某種增強物,使個體感到愉快而願意增加行為表現的頻率。負增強常會被與處罰所搞混,但兩者不同點在於,負增強是為了增加行為的頻率,而處罰的最終目的則是想要減少或消除某項行為,換言之,處罰是為了讓個體遇到同樣情境時,可以減少發生該項行為的頻率。不過斯金納並不主張常用處罰,而鼓...
垃圾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黨輪替,或行政院各部會首長的更迭或內閣的改組,導致所謂「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這種情形在台灣政局是常常見到的。 *(三) 垃圾桶決策模式垃圾桶模式認為,如具有上述三項特徵的組織,其決策常常決定於四股力量(streams,或譯成”流”):問題 (problems)、解決方案 (solutions)、參與人員(participants)、和決策的機會 (opportunities)(Cohen, March & Olson, 1972; Hoy & Miskel, 1996: 285-6)。 1.問題(Str...
從眾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眾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不加思索便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又被稱為「羊群效應」。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自己並不會多加思考事件的意義。目錄1 政治2 社交3 表現型式4 相關聯結 政治從眾效應最常見的就是選舉:很多選民會在不曉得該投給哪一個候選人的情況下,選擇將自己的票投給大眾所期望的候選人,從而增加他們真的勝出的機會。舉例而言,如果在一個無法被驗證的民意調查中,透過非正當的手段提高某政黨的民意調查。那麼信任此民意調查的中間選民會認為該政黨的獲選機率高而將自己的票投給該政黨。如此一來,若是該信任該民意調查的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