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憑借或利用大好形勢行事。如:「眼前正是個大好良機,你不妨運用『借風』之計,當可事半功倍。」
2.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曹操中計,釘鎖戰船,周瑜欲用火攻,但因時在隆冬,獨缺風,諸葛亮借探病獻計,自言能於南屏山祭借風;周瑜嫉其能,遣丁奉、徐盛於起風時殺之。然諸葛亮早已預料而遁走,火燒曹營一事,終告圓滿成功。或稱為《南屏山》。
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主義(Orientalism)目錄1 源起2 對於班級經營的主要啟示2.1 一、霸權再現的反思2.2 二、自我發聲的意義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源起薩伊得在1978年所發表的《方主義》使他一夕成名,同時得罪了所有研究亞、中的學者。薩伊得以其巴勒斯坦後裔的身分在美國學術體制中成長,自然有利於他去...
盡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交給流的水。比喻希望落空或前功盡棄。《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往時的情義盡付流,還要變成了仇怨。」《紅樓夢》第三四回:「得他們如此,一生事業縱然盡付流,亦無足嘆惜。」也作「付之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方日出之地。亦指早晨。《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可謂失之隅,收之桑榆。」唐.王勃〈滕王閣序〉:「隅已逝,桑榆非晚。」
2.側。《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直室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1639~1695)俗姓蔣,名興疇,講經之餘,兼及中國古琴、書畫及治印技巧。死後其徒輯其傳譜,收十五曲,稱為《皋琴譜》。
2.方的田野或高地。多指歸隱後的耕地。《文選.阮籍.奏記詣蔣公》:「方將耕於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
林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學派以顧憲成、高攀龍諸人講學林書院而得名。黃棃洲在〔明儒學案〕中,以極大篇幅介紹林諸子,分為四卷(卷五十八至卷六十一),並為文申論其事云:「今天下之言林者,以其黨禍與國運相終始。小人既資為口實,以為亡國由於林,稱之為兩黨;即有知之者,亦言林非不為君子,然不無過激,且倚附者之不純為君子也,終是漢黨錮中人物。嗟乎,此寐語也;林講學者不過數人耳,其為講院亦不過一郡之內耳。昔緒山二溪,鼓動流俗,江浙南畿,所以設教,可謂之標榜矣,林無是也。京師首善之會,主之為南皐少墟,於林無與;乃言國本者謂之林,爭科場者謂之林,攻逆閹者謂之林,以至言奪情奸相討賊,凡一議之正,一人之不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皇家藏書樓,在洛陽南宮,也是宮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詔謁者劉珍及五經博士,校定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唐.章懷太子.注:「洛陽宮殿名曰:『南宮有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時稱洛陽為「京」。如張衡有京賦。《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與袁氏俱為京名族云。」
2.宋時稱開封為「京」。
3.城市名。(Tokyo)日本的首都,舊稱為「江戶」。位於關平原上,臨京灣,為日本政治、經濟與交通中心,是日本的第一大都市,也是世界航空線的中心之一。
山之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退職隱居。典同「山再起」。見「山再起」條。01.宋.王十朋〈與沈尚書啟〉:「諒興宣室之思,即起山之臥。」
奔西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躲藏。如:「火災發生時,人們嚇得奔西竄,到處尋找逃生的路。」也作「竄西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