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服部宇之吉(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部宇之吉(1867~1939),號隨軒,出生於日本福島縣。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期間之著名東方哲學家、教育家。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歷任第三高等學校教授、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文部省督學以及高等教育會議幹事。
  服部宇之吉於一八九九至一九○二年(明治32年至35年)間,先後到中國和德國留學。學成後,返國應聘為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滿清政府也曾想聘他至京師大學堂任師範總教習,但未果。一九二四年,任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長(院長)。一九二六年,擔任京城帝國大學總長(校長)。退休後,出任國學院大學長、東京文化學院長之外,同時兼斯文會、日華學會會長。
  服部宇之吉對中國禮記思想有深入...
市町村社會教育委員(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市町村社會教育委員為市町村教育委員會設置的諮詢人員,對社會教育推行所發生之相關問題提供諮詢。
  市町村教育委員會負有推行社會教育之責,為市町村社會教育的主管機關。為使社會教育的推行更加順暢有效,〔社會教育法〕乃規定,市町村教育委員會應置社會教育委員供其諮詢,以求集思廣益。社會教育委員的具體職務如下:
1.有關社會教育計畫之立案。2.定時或臨時舉行會議,以應市町村教育委員會之詢而申述其意見。3.為執行前二項職務而做必要之研究及調查。4.受市町村教育委員會之委託,就有關青少年教育的特定事項,給予社會教育人員建議與指導。社會教育委員係由市町村教育委員會教育長提名,薦請教...
中山伊知郎(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山伊知郎(1898~1980)日本三重縣人。一九二三年由東京商科大學(現一橋大學前身)畢業,即留在母校擔任助教,一九二七年考取文部省(教育部)派赴國外研究員的身分,先後留學德、英、美等國。返國後擔任商科大學預科教授兼大學部副教授,一九三七年升教授,同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後一直到一九六二年,皆任教於此,僅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五年就任一橋大學總長(校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日本一橋大學原為東京高等商業學校,後改制為商科大學,不久又易名為產業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7)再改名為一橋大學(原校址在東京一橋地方)。該校為日本有名的大學之一,人才輩出,日本財經界人士,多出身於此校。
...
井上圓了(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井上圓了(1858~1919)出生於日本越後國(新瀉縣),幼名岸丸,號甫水;是近代日本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井上氏在日本明治十八年(1885),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科(系)。他站在維持日本國粹主義的觀點,極力反對日本人的過度西化,尤其抨擊許多政府高級官員的改信奉基督教,唯他亦主張要革新日本的佛教界。一八八七年,井上圓了任東洋大學哲學教授,並創設哲學館,提倡研究佛教,創刊〔國家學會〕雜誌,次年,聯合政教社人士,出版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雜誌〔日本人〕,並在國內外各地奔走演講。他晚年倡導教育運動,積極從事破除民間迷信,而於一八九一年在東京創立妖怪研究會(The Ghost Lore Institut...
勝田守一(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勝田守一(1908~1969)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是一位哲學家及教育學者。昭和七年(1931),他畢業於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哲學科(系)後,即留在母校哲學科擔任助理人員。一九三四年,他應聘到松本高等師範學校擔任講師;次年,改聘為教授並兼學生訓育工作,講授德語和哲學二科。一九四二年,他轉職文部省(教育部)任圖書監修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勝田於一九四五年十月,擔任公民教育革新委員會發起人;翌年十月,改任文部省教科書局社會科主任;一九四九年,由文部省退休,應聘為學習院大學教授;一九五一年改任國立東京大學教育學部(院)教授,主講社會科教育法、教育哲學等學科;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六年間,兼教育學部部長。
學校群(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群制度是日本高中入學考試所採用的方式之一。日本將全國畫分為若干大「學區」,而把同一學區內的若干高中組成學校群,考生只能選擇某一學校群,參加高中入學考試。考試之後,將全部的錄取生,依成績以平均分配方式,分發到學校群中的各高中的一種方式,因此對考生而言,沒有選擇學校的自由,在接到合格通知時,方知自己所考上的學校。
  很明顯地,學校群制度是為緩和升學競爭和調整學校間之程度落差而設。日本於一九六七年由東京都普通高中開始實施學校群制度,其原因是當時的東京,在大學區下採用單獨聯合招生制度,以致形成學區內明星中學的學生升入明星高中,再進入明星大學的模式,連帶促使越區就讀,學校落差和升學競...
長田新(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田新(1887~1961)為出生於日本長野縣之教育學者。他從廣島高等師範學校(後來改制為廣島文理大學)畢業之後,大部分的時間是任教於師範學校。日本大正四年(1915),他由國立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科(系)畢業。一九一八年,應聘為廣島高等師範學校講師;一九一九年,改聘為教授。一九二八年,前往德國留學;次年返國,應廣島文理大學(現改制為廣島大學)之聘,為助理教授;一九三○至一九五三年間,擔任教授。在這期間,長田新開始從事有關瑞士教育學者裴斯泰洛齊(J.H. Pestalozzi, 1746~1827)之研究:一九二○年著有〔裴斯泰洛齊之教育學〕、〔裴斯泰洛齊傳〕二卷(1951~1952)、〔裴斯...
〔社會教育法〕(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社會教育法〕是日本推展社會教育最重要的法律依據。該法係一九四九年(昭和24)六月一日正式制定並公布施行,凡有關社會教育事項及與社會教育有關係的各種團體、社會教育委員、公民館、學校設施之利用,以及通信教育等均有所規範,為戰後日本社會教育進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後歷經一九五○年、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四年、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七年、一九七八年多次的修訂。
  現行的日本〔社會教育法〕,共有條文五十七條,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總則,包括九條條文,分別涵蓋目的(第一條)、定義(第二條)、中央與地方公共團體之任務(第三條)...
文政審議會(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政審議會係日本於大正十三年(1924)四月十五日(勒令第八十五號)設置,於昭和十年(1935)十二月二十九日(勒令第三二二號)廢止之內閣直屬合議制審議機關。其地位處於臨時教育會議與教育審議會之間,設置期間曾對十四項諮詢進行十二項的申覆,審議戰前昭和時期之重要案件,並通過數項建議。
  其組織以內閣總理大臣為總裁,其下設副總裁兩名,一由文部大臣兼任,另一由委員選任之。委員大多網羅樞密顧問官、參眾兩院議員、各省廳次官、學識經驗豐富者、軍方人士、財界人士以及中、小學校長數名擔任之。
  文政審議會之設置主旨,在於調查審議有關振興國民精神及教育方針等文政上之重要事項。蓋在第一...
到達度評價(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達度評價」係日本為規範教學應達到的具體目標,並以此為基準,藉以評量學生已完成學習程度的評量方式。
  日本強調到達度評價的背景,有以下兩項因素。一是因為成績單(日本稱通信簿)中,有關學科學力的五階段相對評量,受到強烈的詬病;二是由於近年來學童的基礎學力非常低落,形成嚴重的教育問題,因而一般大眾要求應確實達到基本的學力要求。基於上述的原因,日本從京都地區開始實施多元的評量方法。
  到達度評價,基本上是指學科指導的評量方面,其基本理論是從學童是否真正學得最低限度的知識和技能為主的評量觀點,因此學童的學力並沒有排列名次,也沒有無意義的競爭壓力。
  至於設定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