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西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內在的靈明與愚昧,抒寫內心的大愛,作生命無限延伸的探討與輻射。其《鐵漿》、《狼》、《破曉時分》等膾人口的作品,奠定臺灣的懷鄉書寫。在這些作品中,朱西甯大量運用地方語言、生活習俗,再現特定時空下的鄉土風味,並融入人性善惡與慾望的辯證,形塑其「懷鄉小說時期」的重要特色。《冶金者》、《現在幾點鐘》這個階段,朱西甯透過敘述形式的轉換,以及現代主義的文學技法,呈現出另一種現代人的存在圖景,以及現代性意義。70年代朱西甯開始創作四部「系列小說」:《非禮記》、《春城無處不非花》、《將軍令》、《七對怨偶》,分別透過文明禮教、植物的生...
義不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戰爭。烽,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燧,音ㄙㄨㄟˋ,古代邊防夜間報警的火炬。燔,音ㄈㄢˊ,烤、焚燒。 (4) 攝弓:張弓搭矢作射擊準備。 (5) 相屬:連續不斷。 (6) 流矢:飛箭。 (7) 計不旋踵:打定主意勇往直前,絕不回轉。 (8) 私讎:一己的私仇。讎,音ㄔㄡˊ,仇怨。通「仇」。
千古傳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傳述,流播久遠。如:「牛郎織女的故事,膾人口,千古傳誦。」
氣焰熏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熏天,熏天空。形容威勢極盛。氣焰熏天比喻人的氣勢如火焰般逼人。《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巡守雍丘》:「獨不見氣焰熏天,誰敢當。」《孽海花》第五回:「正是堂上一呼,堂下百諾;氣焰熏天,公卿倒屣。」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沉鬱悲涼,追蹤老杜,堪稱一代「詩史」。其寫景詩,表現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膾人口。詩體裁多樣,七言是其所長[1]。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巨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  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當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今存散曲僅9首,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具有開創性。《續夷堅志》是現存為數不多的金代筆記小說。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駝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駱駝背上隆起的肉峰。內貯大量脂肪,古人以為珍貴食品。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酒食》:「將軍曲良翰,能為驢騣駝峰。」
全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全部身體。漢.劉熙《釋名.釋飲食》:「貊,全體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燒烤。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這些時吃菜饅頭委實口淡,五千人也不索𤍿煎爁。」
八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八種珍貴的食品。一般指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猩脣、熊掌、酥酪蟬八種。見明.張九韶《群書拾唾.卷一○.動植食物》。後泛指珍饈美味。《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衛覬》:「禮,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飾,飲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唐.杜甫〈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三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俗稱新婚、產後第三天。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育子》:「三朝與兒落臍顖。」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雖沒甚房奩送,倒也落的三朝吃喜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