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動調裝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光學及電動迴路裝置,將不同位置(距離)目標物反射之信號以驅動物鏡,而獲得最佳成像效果,常用的自動對方法有壓電法(piezo-electric effect, PZT),像散法及佛科刀邊法(Faucault knife-edge)等,其應用例如自動對相機及各種光碟機等。
調式光學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可調節之光學系統。調的目的為改變視野或改善成像清晰度。設某光學系統由兩片透鏡所組成,其距關係式為:F=式中F表示組合距,F1與F2分別為兩片透鏡的距,d為兩片透鏡的間距。依上式改變d值即能達到調目的。或更換透鏡改變F1或F2,亦可調整光學系統中的組合距F。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圈套於望遠境筒上,用作調整距之環圈,稱為調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爽。乾燥清爽,讓人感覺舒服。
分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幼兒或兒童因脫離主要照顧者的照顧範圍,而產生不安的現象。
慮年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一支六景的戲劇芭蕾,由羅賓斯(Robbins)負責編劇與編舞。音樂製作方面則由著名音樂家伯恩斯坦(Bernstein)擔任作曲,布景則請史密斯(O. Smith)設計,演出服裝由沙瑞福(Sharaff)設計。舞台燈光則是由洛善托(Rosenthal)掌舵。這支舞在1950年2月26日,由紐約市立芭蕾舞團,集合了LeClercq、Monicon、Bolender、羅賓斯等著名舞星,在紐約市立表演中心首次公演。整支舞蹈是以伯恩斯坦於1949年所作的第二交響曲為架構,而此曲的靈感來自於奧登(W. H Auden)的巴洛克風格之牧歌。內容描述四個人以某種儀式來驅除心中對於邪怪靈異的幻覺,以尋求...
Lincoln Kirstein《Dance》1938、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中國兒童一般慮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兒童一般慮測驗主要目的在評估兒童在某些類似測驗或考試的情境下的慮情形,即在評估兒童在測試的情境之下,是否會因慮而產生生理上的反應,或者是否有易慮的感覺。其適用對象為國民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
  此測驗主要根據美國撒拉森(S.B. Sarason)等人於一九六○年所編製的[兒童測試慮測驗](test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TACS),其內容包括測量慮及說謊現象之類的題目。國人林碧峰、楊國樞、繆瑜及楊有維等人將之修訂為中文,稱為[中國兒童一般慮測驗]簡稱TASCC,並經標準化,於一九七四年由臺大心理系出版。
  此測...
非聚合成天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微波回波訊號積分處理之前,不調整天線在各位置所接收回波之相位,所合成之天線。在合成孔徑雷達技術起步之初,對方位解析率要求較低時,將真實單元天線所收的數據,執行向量相加,即為非聚式天線之合成。雖其方位解析率(不及聚合成天線者(D/2),卻比真實孔徑的方位解析率(Λr/D)為佳;此處λ為波長,R為合成天線中心至目標的距離,D為真實天線孔徑尺寸。
無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煤在高溫碳化後產生的一種無煙燃料。多作為家庭燃料用。也稱為「半煤」。
可變距透鏡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改變距的一種光學系統。係由一組或多組透鏡組合而成,可經由各透鏡之組合移動而改變距,故可觀察到連續縮小或放大之影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