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嘲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碎、吵雜的聲音。《文選.潘岳.藉田賦》:「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𥐪隱以砰礚。」唐.白居易〈琵琶行〉:「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甚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疑問代名詞,專指事物。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孩兒,請爹媽出來做甚麼?」也作「什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超俗不凡。如:「仙容」、「仙品」、「仙才」。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河的通稱。如:「珠江」、「松花江」、「三江五嶽」。《水滸傳》第三八回:「前面靠江有那琵琶亭酒館,是唐朝白樂天古跡。」
門當戶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等。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六齣:「老乞婆,偏你會做媒,但是門當戶對的便好了。」《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與二邊說合,門當戶對,結為姻眷。」也作「當門對戶」、「戶對門當」。
五陵年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豪俠少年、貴家公子。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一折:「我如今五陵年少,不能彀奪旗撦鼓顯英豪。」
忍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hēng tūn qì rěn釋義︰猶「忍氣吞聲」。見「忍氣吞聲」條。 01.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齣》:「非是我聲吞氣忍,只為你爹行勢逼臨,怕他知我要歸去,將人廝禁。」
身敗名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詞(據《全宋詞.辛棄疾》引)綠樹聽鵜鴃。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1>、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注解〕 (1) 河梁:跨河的橋梁。借指送別之地。
畫虎畫皮難畫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只能描繪出老虎外表的皮相,卻無法表現老虎的骨相、精神。比喻光看外表無法了解人內心的思想。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如今年荒親死,一竟不歸,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今日薛婆本是個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軟語,三巧兒遂與他成了至交,時刻少他不得。正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絲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瑟與簫管等。泛指樂器。《漢書.卷六四上.徐樂傳》:「金石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唐.白居易〈琵琶行〉:「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