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起之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後起之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忱是東晉的才子,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有文名,曾當過荊州刺史、建武將軍。他的舅父范是當時有名的學者,經常會有一些知名人士前來拜訪他。有一次王忱到范家中拜訪,正好有一個叫張玄的人也來拜訪范,張玄的學問淵博,也是當時一個有名望的學者。范認為他們兩人都是一時俊彥,想介紹他們認識,就請他們彼此交談。張玄覺得自己年紀稍長,就沒有先向王忱開口。結果王忱見張玄不願先開口,自己也不說話。兩人沈默地對坐了很久,最後張玄很失望地離去。范見到這種情形,便問王忱說︰「張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你怎麼不跟他聊聊呢?」王忱回答道:「如果他真的想要認識我,可以先開口跟我說...
訖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貯糧不發。《穀梁傳.僖公九年》:「毋訖糴,毋易樹子。」晉.范.集解:「訖,止也。謂貯粟。」
蔑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蔑視廢棄。晉.范〈王弼何晏論〉:「王何蔑棄典文,不遵禮度。」
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傳的俗語。《穀梁傳.僖公二年》:「脣亡則齒寒」句下晉.范.集解:「語,諺言也。」《戰國策.韓策一》:「聽者聽國,非必聽實也。故先王聽諺言於市,願公之聽臣言也。」
驚顧不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慌而不知所措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曰:『此小倩也。』母驚顧不遑。」
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好、恰巧遇上。《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在濟州開了這個書鋪,總覺生意清淡,幸逢大比之年,心中想做這注買賣,也好順便進場。」
典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典故來源。晉.范〈春秋穀梁集解序〉:「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辭理典據,既無可觀。」《舊唐書.卷八九.列傳.王方慶》:「每所酬答,咸有典據。」
赴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赴急難,設法營救。《穀梁傳.僖公元年》「言次,非救也」句下晉.范.集解:「救,赴急之意。」
抄總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而言之。《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抄總兒一句話,要我的天靈蓋,著悶棍敲,要我的心頭血,用尖刀刺,要講給丈夫納妾,我可這一生一世,看著他沒兒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