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馬和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期間2 帝國的衰亡3 關鍵字4 出處 期間在帝國最初的200年,羅馬呈現和平、富裕的景象。帝國廣大的疆土橫跨歐洲和亞洲,帝國所征服的土地納為羅馬的行者,由皇帝的代表─總督來治理。行者的物產皆由海運或發達的運輸公路網送達羅馬。個行省內的居民也採納了羅馬的法律和生活方式,新城的建造也仿效羅馬式的建築。 帝國的衰亡自西元三世紀起,來自東方的日耳曼人(包括歌德仁、汪達爾人與勃良第人),為了躲避中亞的匈奴人的征伐,不斷地往西方遷移,並且建立他們的新國土。羅馬帝國的軍隊和邊防長城,都無法抵禦他們的攻勢。地國內所有的城市為了自...
瘟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間傳說中散播瘟疫病菌的神。[例]在醫藥不發達的時代,民間普遍相信疫癘是由瘟神帶來的。
靈長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脊椎動物。包括人類和猿類,大腦極為發達,面部短,左右兩目相接近,胸部有乳頭一對,指(趾)具扁爪,子宮多為單一子宮。
鵝掌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為恰當,在他學名中的"octophylla"就是"八葉"的意思。 用途儘管現今社會瓦斯與打火機非常發達,但用鵝掌柴所製成的火柴桿仍有屹立不搖的地位。在過去的時代,癮君子與家庭主婦們若沒有火柴,是該如何滿足自己與家人的需求。 藥用在大陸嶺南一帶,人們用鵝掌柴的葉來治酒病、洗滌爛腳或敷治跌打等;另他的樹皮用水煎服是治療瘢痧毒的特效藥;木材則據說有抗癌的作用。<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鵝掌柴英文關鍵字:Schefflera octophylla 參考書目註1: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70頁,鄭元...
玉山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峰為東亞第一高峰,海拔為3,952公尺。 玉山山脈的岩層構成山脈的岩石以低度變質岩為主,岩性由葉里發達的板岩、變質砂岩為主,山坡崩壞作用發達,地勢險峻。山峰附近氣溫較低,缺乏植披覆蓋,碎石片布。玉山地層如下:中新世-南莊層始新世-達見砂岩、十八重溪層、佳陽層、玉山主峰層。 百岳主要山峰1. 玉山主峰(3,952m,百岳第一高峰)2. 玉山東峰(3,869 m,百岳第三高峰)3. 玉山北峰(3,858m,百岳第四高峰)4. 玉山南峰(3,845m,...
紫花酢醬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麼原因讓紫花酢醬草開花卻不結果還等待的學者探討。雖然他不結果,但他的繁殖能力卻一點也不輸其他植物;他發達的鱗莖能夠不斷的分裂出細小的鱗莖,就像細胞分裂一樣,而每一個小鱗莖就是一株新的紫花酢醬草。 突變的幸運草小時候曾流行尋找有四枚葉片的酢醬草,因為稀少,所以很多人稱這種突變的酢醬草為幸運草,只是採到他是否真的會讓自己幸運上身,這可就見仁見智了。 睡眠運動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酢醬草的葉子就會慢慢的向下垂,直到與連接處相互的碰在一起,這種情形被稱之為"睡眠運動"。但其實睡眠運動根本沒有睡眠的意義,只是因為葉柄上有葉枕的構造,...
麼些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西北及四川金沙江上游地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歷史悠久,西元三世紀初,已有摩沙夷居住於今四川鹽源一帶。其生計以農耕為主。間事漁獵。鑄銅手工業相當發達,麗江銅器聞名各地。傳統以女性為家長,財產按母系繼承。信仰東巴教,為一種多神教。崇拜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也稱為「納西族」。
撣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南半島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緬甸東部,其餘分布在緬甸的克欽邦、泰國等地,少數在中國雲南西南部。操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各村建有寺院,多信仰小乘佛教。撣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甘蔗、豆類等,而珠寶、鍛冶、紡織等手工業發達。村中並有定期的市集。
哈拉帕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拉帕文化哈拉帕(Harappa)一般認為其位於印度河支流旁遮普地區拉維河的左岸,和近於印度河右岸的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同為上古印度重要的兩大文明,而哈拉帕文化的存續時間則大約為西元前兩千五百年至西元前一千七百年之間(註1),自目前出土的遺址可推論哈拉帕文化在當時以具有相當發達的社會經濟結構,具有一定的規模,為一井然有序的城市。哈拉帕遺址所流文物眾多,有刻有文字、圖像的印章,可供計量的石製砝碼,計算長度的尺規等,另外亦有作為裝飾用的金銀珠寶、象牙等及各式各樣的青銅器、武器等,因此學者專家推斷其文化在當...
數位地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位地球之建立包括資訊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應用三個部分。隨著太空與遙測科技的進步,資訊與網路技術的發達,時空資訊處理技術的應用,已從自然資源管理規劃,朝向人文社會、歷史文化層面擴充。諸多國際學術組織(如美國 NCGIA, UCGIS, NSF, 電子文化地圖學會)乃至聯合國,均已大規模發展整合技術,進行資料蒐集彙整,在資料標準化之後由全民共享。但任何一個單一機構或國家都不可能全面提供瞭解地球所必需之系統資訊,因此如何在平等、友好、合作的情況下開發並利用資源,使全球化知識經濟蓬勃發展,國家間依存關係提升,是未來發展的主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