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稜角。《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甘泉泰畤紫壇,八觚宣通象八法。」《新唐書.卷八○.太宗諸子傳.曹王明傳》:「嘗自創意為欹器,以髤木上出五觚,下銳圓,為盂形。」
入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楊鳳輝《南筆記.卷一.柳異記》:「忽有一老者,修髯瘦骨,鶴髮童顏,自樹中出,笑謂生曰:『君所謂入室操戈者,吾索爾五色筆去矣。』言訖,忽不見。」
珍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貴重的收藏品。《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塢中珍藏有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錦綺繢縠紈素奇玩,積如丘山。」《文選.潘岳.西征賦》:「班述陸海珍藏,張敘神隩區。」
清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澈的水流。《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登東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文選.左思.吳都賦》:「樹以青槐,亘以綠水,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餔糟啜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的態度。參見「餔糟歠醨」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於是東方枚,餔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迺亦俳也。」宋.蘇軾〈超然臺記〉:「餔糟啜醨,皆可以醉。」
駸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跑得很快的樣子。《詩經.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駸駸。」《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七》:「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
匡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矯正。《左傳.哀公十六年》:「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後庇焉,啟之願也,敢不聽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於是東方枚,餔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迺亦徘也;見視如倡,亦有悔矣。」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書經》,或稱《尚書》,相傳由孔子所編定,上記堯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時代的典謨訓誥。〈益稷〉篇記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聽了臣子陶的謀議,於是也要禹說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
風清月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微風清涼,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三.支諾》:「時春季夜間,風清月朗。」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此夕歡娛,風清月朗,笑他夢雨暗高唐。」也作「風清月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