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裹捆綁。如:「包紮傷口」。《文明小史》第五七回:「揀選定了,掌櫃的叫夥計一樣一樣的包紮起來。」
|
至高無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高、最尊貴,而無可超越的。《淮南子.繆稱》:「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平乎準,直乎繩,圓乎規,方乎矩,包裹宇宙而無表裡,洞同覆載而無所礙。」也作「至高至上」。
|
勇往直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裹足不進、踟躕、裹足不前
|
藉寇兵,齎盜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兵器獻給匪徒,把糧食送給盜賊。比喻幫助了敵人而損害自己。《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
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葉等包裹糯米和作料,蒸煮熟的角形食品。俗稱為「粽子」。通常在端午節時包食。如:「鹼粽」、「鹹粽」。也稱為「角黍」。
|
濃妝豔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意打扮得華美豔麗。多指女子。《水滸傳》第二五回:「又見他濃妝豔抹了出去,歸來時便面顏紅色。」也作「濃妝豔服」、「濃妝豔裹」、「濃妝豔飾」、「濃裝豔抹」。
|
矯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魁梧強健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七.青娥》:「敲石取火,以紙裹藥末,熏生兩足訖。試使行,不惟痛止,兼益矯健。」
|
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裹。「包」的本字。《說文解字.勹部》:「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清.段玉裁.注:「今字『包』行,而『勹』廢矣。」
|
月下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0) 潸然:淚流不止的樣子。潸,音ㄕㄢ。
(11) 猶子:姪女。
(12) 襁褓:包裹背負嬰兒的布被和帶子。後借指嬰兒時期。
(13) 次沒:依次死亡。
(14) 花子:古時婦女畫或貼在面頰上的裝飾。
|
借題發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某事為題,表達自己真正的意思,或想作的事。《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借題發揮》引《玉搔頭劇》:「正好借題發揮,出我們的私氣。」《七俠五義》第四八回:「忽見那邊忠烈祠旗杆上黃旗被風刮的啒喇喇亂響,又見兩旁的飄帶有一根卻裹住滑車。聖上卻借題發揮道:『盧方,你為何叫做盤桅鼠?』」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