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耀。如:「他自詡為全班最聰明的人,高傲的神態,實在令人討厭。」《明史.卷二五七.列傳.陳新甲》:「新甲不引罪,反自詡其功,帝益怒。」
七嘴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七嘴八張注音︰ㄑ| ㄗㄨㄟˇ ㄅㄚ ㄓㄤ漢語拼音︰qī zuǐ bā zhāng釋義︰猶「七嘴八舌」。見「七嘴八舌」條。 01.《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期太守差王立同去,他倚著上官差遣,便要才賣智,七嘴八張,連我也不好做事了。」 02.《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恰好巫刁二人兵轉,眾官員一擁而前,七嘴八張的,都問道:『世子何在?』」 參考詞語︰七張八嘴注音︰ㄑ| ㄓㄤ ㄅㄚ ㄗㄨㄟˇ漢語拼音︰qī zhāng bā zuǐ釋義︰猶「七嘴八舌」。見「七嘴八舌」條。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狀.第八六回》:「眾醫生在那裡七張八嘴,有說用葠的,有說用桂的。」 0...
扎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讚美、獎的歡呼聲。如:「喝倒彩」。《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那四面看的人,就海潮一般,喝了個連環大彩。」
害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大方、耀
好大喜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作風鋪張浮、不踏實。《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至其牽於多愛,復立浮圖,好大喜功,勤兵於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為。」明.梁辰魚《浣紗記》第六齣:「離間其左右,既侈其好大喜功之念,又發其毆賢用佞之心。」
目光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茅待詔元儀》元儀,字止生,歸安人。……止生自負經奇,恃氣凌人,語多大。能知之者,惟高陽與余,而止生目中亦無餘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飾邊幅2>,眼光如豆,寧足與論天下士哉!止生為詩文,才氣蜂涌,搖筆數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則在乎籌進取,論匡復,畫地聚米,決策制勝。 〔注解〕 (1) 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內心實不可測。 (2)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見「修飾邊幅」。
為人作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登門提親。但她也不愛去高攀有高格調的風流佳婿,卻和大眾共體時艱而裝扮得很樸素。她認真縫紉,卻不敢自十指的工巧,也不把雙眉畫得長長的與別人鬥妍。只恨年年壓著金線刺繡,替別人縫製出嫁時所穿的衣裳。此詩看來是憐惜那個蓬門女子,但有人以為秦韜玉是用女子比喻出身低賤的寒士,他們雖然擁有真才實學,但卻登天乏術,只能默默地辛苦工作,為那些有權勢的人服務,並把他們送上更高的位置。詩人在詩中以「為他人作嫁衣裳」抒寫他們內心的無奈和痛苦,後來「為人作嫁」就被用來比喻徒然為他人辛苦,自己卻得不到好處。
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矛、盾,武器名,古代兩種功用不同的兵器。相傳有一人賣矛和盾,他的盾最堅固,任何東西都戳不破。後來又他的矛最銳利,什麼東西都能刺進去。一人問他若拿他的矛來刺他的盾會如何,他卻回答不出來。典出《韓非子.難勢》。後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克勤克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大禹謨》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1>,惟汝賢。汝惟不矜2>,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3>,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罔與守邦?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 〔注解〕 (1) 不自滿假:不自高自大。假,大。 (2) 矜:音ㄐ|ㄣ,驕傲自大。 (3) 伐: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