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悲壯地唱歌。如:「慷慨悲歌」。《淮南子.說林訓》:「善舉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列子.湯問》:「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行雲。」
五十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十步笑百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各國時常互相攻伐,為了止戰禍的蔓延,讓百姓過安定的生活,孟子便周遊列國,勸導國君實行王道,重視仁義,以改變這種好戰的風氣。有一次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事,真是盡心盡力了!河內遇到饑荒,就把河內的災民遷移到河東,又將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來賑濟。當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處理。看看鄰國,沒有一個國君像我這樣用心的,但是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而我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緣故呢?」孟子回答說:「您向來喜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戰鼓咚咚的敲著,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那戰敗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
暴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柔遠能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遠,安撫遠方的民族。能爾,親善近處的人民。柔遠能邇指籠絡,善待遠近諸民,使之誠心歸附。《詩經.大雅.民勞》:「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春頒秋斂,萬邦所以惟懷,柔遠能邇,兆民所以允殖。」
激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阻水流,使水激躍。《後漢書.卷五六.陳球傳》:「賊復激流灌城,球輒於內因地埶反決水淹賊。」
稻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稻草做成的假人,樹立在田間,用來驅逐啄食農作物的鳥類。如:「農夫在田間立個稻草人,用來阻麻雀啄食稻子。」
五十笑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十步笑百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各國時常互相攻伐,為了止戰禍的蔓延,讓百姓過安定的生活,孟子便周遊列國,勸導國君實行王道,重視仁義,以改變這種好戰的風氣。有一次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事,真是盡心盡力了!河內遇到饑荒,就把河內的災民遷移到河東,又將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來賑濟。當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處理。看看鄰國,沒有一個國君像我這樣用心的,但是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而我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緣故呢?」孟子回答說:「您向來喜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戰鼓咚咚的敲著,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那戰敗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1>東之2>齊3>,匱4>糧,過雍門5>,鬻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
怒濤排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濤洶湧,奔騰激蕩於坑谷之間。形容聲勢浩大,一發不可收拾。如:「人民對民主自由的追求,如怒濤排壑,不可止。」
萍水相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