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呆著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著臉。《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老和尚呆著臉道:『在小房住的客,若是買辦和廚子是一個人做,就住不的了。』」也作「獃著臉」。
敗常亂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敗倫常,破壞風俗。《書經.君陳》:「狃于姦宄,敗常亂俗,三細不宥。」漢.安國.傳:「習於姦宄凶惡,毀敗五常之道,以亂風俗之教,罪雖小,三犯不赦。」
泰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燔柴祭天,設於南郊的祭壇。《子家語.卷七.郊問》:「既至泰壇,王脫裘矣,服袞以臨,燔柴戴冕。」
燔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廟祭祀所用的熟肉。《孟子.告子下》:「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
牒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文辭。《文選.稚珪.北山移文》:「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宋史.卷四三九.文苑傳.何承裕傳》:「每覽牒訴,必戲判以喻曲直,訴者多心伏引去。」
鄙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看不起。《書經.大誥》:「民不康,曰:『予復反鄙我周邦。』」漢.安國.傳:「反鄙易我周家。」
分外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美好的樣子。清.尚任《桃花扇》第二三齣:「補襯些翠枝青葉,分外夭夭。」
分憂共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擔別人的憂慮,共同承受憂患。《三國演義》第一一回:「與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
浮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泛不切實的言辭。唐.穎達〈書經正義序〉:「芟煩亂而翦浮辭,舉宏綱而撮機要。」
法華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妙法蓮華經的簡稱。參見「妙法蓮華經」條。《西遊記》第十三回:「喫了午齋,又念《法華經》、《彌陀經》。各誦幾卷,又念了一卷《雀經》,及《談苾蒭洗業》的故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