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本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翰林院的牆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間,賜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後遂用玉堂代稱翰林院。〔參考資料〕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胡衛、盧祖臯在翰...
飲食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生病或情緒不佳以致食慾不振,難以下嚥。如:「他連日來飲食不進,真叫人擔心他的病情會惡化。」
頹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頹靡不振之文風。比喻事物衰落的趨勢。唐.韋應物〈廣陵遇孟九雲卿〉詩:「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宋.文天祥〈贈祕書王監丞〉詩:「人生晚節良不易,頹波直下誰障東?」
踣不復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踣,跌倒。「踣不復振」猶「一蹶不振」。見「一蹶不振」條。01.清.陳確〈柳柳州論〉:「子厚失足當時,踣不復振。吾讀其文,論其世,未嘗不深痛之。」
弓影杯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杯弓蛇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時,有一年的夏至,應郴(ㄔㄣ)請下屬杜宣喝酒。懸掛在北壁上的弓正好投映在酒杯裡,看起來就像是酒杯裡有條蛇。杜宣勉強喝下後,便感到肚子不適。回家後,食慾不振,身體日漸瘦弱,怎麼都醫治不好。後來應郴來探視,便問他身體不適的原因,杜宣說是那天喝下酒杯裡的蛇所造成的結果。應郴回官府後,想了又想,一回頭看見了壁上的弓,這才發現杜宣所說的蛇,原來是弓投映在酒杯裡的影子。於是應郴再度請杜宣到府裡喝酒,並讓杜宣坐在當初的位子上,同時向他證明了杯裡的蛇只是牆壁上的弓影,而杜宣的病也因此不藥而癒。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杯弓蛇影」,用來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疑恐懼。
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會內早期一派別,唐太宗時,由波斯傳入中國,到武宗時與佛教同時被禁,遂不振。也稱為「奈斯托里(Nestorian)派」、「敘利亞東方教會」。
病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體弱多病的人。含有嘲諷的意思。如:「一介病夫」、「切莫再委靡不振,免得被譏誚為病夫。」《三俠五義》第四九回:「及至叫他抬起頭來,卻是面黄肌瘦,形如病夫。」
塌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靡不振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二回:「臥榻中睡著一個病夫,塌趿著兩隻眼,絮絮叨叨。」
天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運。《晉書.卷一一一.慕容暐載記》:「朝綱不振,天步孔艱。」
都市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都市空氣、噪音、交通混亂等環境因素所引發的病症。症狀為胸悶、咳嗽、頭暈、眼痛、精神不振、過敏反應等。也稱為「城市病」。大陸地區也稱為「居室綜合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