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47 ms
共 13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後宮,皇帝妃嬪所居住的地方。《楚辭.劉向.九歎.愍命》:「逐下袟于後堂兮,迎宓妃于伊雒。」《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遂見寵異,常居後堂。」
2.內廳,後面的堂屋。《三國演義》第八回:「候呂布至,允出門迎迓,接入後堂,延之上堂。」《儒林外史》第四回:「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後堂,擺上酒來。」
3.屋後的庭院。唐.李商隱〈燕臺〉詩四首之二:「前閣雨簾愁不卷,後堂芳樹陰陰見。」
|
福建船政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建船政學堂創設於同治五年(1866),係亦由於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刺激。初為時任閩浙總督之左宗棠奏准籌建福建船廠於福州馬尾,並設隨廠學堂,即船政學堂;隨後清廷以西北回亂日形嚴重,詔左宗棠移督陝甘,故福州船政大計遂委由沈葆楨接任。
對於船政的經營,沈葆楨認為「船廠根本在於學堂」,「海防根本首在育才」,故於學堂之辦理特為重視。船政學堂性質著重於實業、軍事人才之培育,而以建立中國新水師的目標自許;由於船廠兼設學堂,依教學相長之原則實施,故一方面重視基礎科學,另方面則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在規制上,主要畫分前、後二學堂。前學堂即法國學堂,教習法國語文與造船之學,又稱「製造學堂」;後學堂即... |
玉堂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相傳明時名妓蘇三,號玉堂春,與王金龍情意深厚,後蘇三從洪洞賈人為妾,大婦欲殺之,卻誤毒賈人,蘇三被誣論罪,適王金龍為山西巡按,平反其獄,蘇三乃與王結合,小說戲曲多演此故事。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稱為《女起解》、《洪洞縣》、《三堂會審》、《蘇三起解》。
|
蘭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蘭花香氣宜人,可代表君子,故美稱廳堂為「蘭堂」。《文選.張衡.南都賦》:「揖讓而升,宴於蘭堂。」晉.陸雲〈登臺賦〉:「歷玉階而容與兮,憩蘭堂以逍遙。」
2.對女子居室的美稱。唐.袁郊《紅線》:「揚威玉帳,但期心豁於生前;同夢蘭堂,不覺命懸於手下。」也稱為「蘭房」、「蘭閨」、「蘭室」。
|
臺北市中山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32年11月23日,日本人拆除清代布政使司衙門舊址,由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科出身的井手薰主導設計,在原址動工興建「台北公會堂」,總工程費時四年,於1936年11月26日建造完成,面積共一二三七坪,建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之四層式鋼骨建築。1936年雕刻家黃土水遺作「水牛群像」由遺孀黃廖秋桂贈予「台北公會堂」,表演藝術方面則有現代舞者蔡瑞月、劉鳳學首度發表舞蹈創作,作曲家楊三郎第一次歌謠發表會,波士頓交響樂團及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第一次來台演唱會,歌手楊弦首度舉辦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俄籍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首度來台演講等藝文活動,都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1945...
|
退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舊時官吏審訊案件告一段落或終結後,退出公堂。如:「縣官做出判決後,下令退堂。」
|
閱微草堂筆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紀昀撰,二十四卷,因自號所居為閱微草堂,故以此名書。其書分〈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灤陽續錄〉五種,皆雜記所見聞之事,風格近六朝志怪之文,亦寓勸懲,而立論多與宋儒相異。
|
壽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祝壽的廳堂。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八.壽堂》:「今人於父母誕辰,鋪陳慶祝之地,名曰壽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我恐怕有女客,便退了出來,到外面壽堂上去。」
2.停放死者棺木的廳堂。晉.陸機〈挽歌〉三首之二:「壽堂延魑魅,虛無自相賓。」唐.白居易〈夜哭李夷道〉詩:「家人哀臨畢,夜鎖壽堂門。」
3.墓穴。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一六.壽堂壽神》:「按壽堂,今謂之壽穴。余葬姚夫人,亦自營壽堂。」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