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盤虎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刊5>,見其文章6>,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7>集鳳翔。青緺紫綬,環璧珪璋;重山累嶂,連波疊浪。奔電雲,薄霧濃雰,麚宗驥旅,雞族雉群,蠋繡鴦錦,蓮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質參玉而無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敘京都下》引)。 (2) 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3) 隱:通「殷」,狀聲詞。指打雷的聲音。 (4) 豁:狀聲詞。指發出像地裂一般的聲音。 (5) 刊:削去、砍除。 (6) 文章:斑斕美麗的花紋。 (7) 鸞:音ㄌㄨㄢˊ,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參考資料〕 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敘京...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章、韓遂作亂涼州,中郎將董卓拒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九○回:「時高仙芝兵於陝,封常清往見之,涕泣而言道:『在下連日血戰,賊鋒銳不可當。』」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占有利的時機不如占地理優勢,占地理優勢又不如取得人心。《孤本元明雜劇.博望燒.頭折》:「西川五十四州,五見四,也是個九數,是人和之地。便好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妄自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妄自尊注音︰ㄨㄤˋ ㄗˋ ㄗㄨㄣ漢語拼音︰wàng zì zūn釋義︰猶「妄自尊大」。見「妄自尊大」條。 01.宋.方信孺《南海百詠.盧循河南故城詩》:「蛙據方州妄自尊,沈郎百萬若雲。」  參考詞語︰妄稱尊大注音︰ㄨㄤˋ ㄔㄥ ㄗㄨㄣ ㄉㄚˋ漢語拼音︰wàng chēng zūn dà釋義︰猶「妄自尊大」。見「妄自尊大」條。 01.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稱尊大,比周公不握髮,比陳蕃不下榻。」  參考詞語︰妄尊自大注音︰ㄨㄤˋ ㄗㄨㄣ ㄗˋ ㄉㄚˋ漢語拼音︰wàng zūn zì dà釋義︰猶「妄自尊大」。見「妄自尊大」條。 01.《西湖二集.卷二四》...
橫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螃蟹一樣橫著走路。比喻蠻不講理,胡作非為。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正是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表親相互締結為婚,後泛指婚姻。《易經.卦.象曰》:「乘馬斑如,匪寇婚媾。」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奪人之心8>。』薄之也!」遂疾進師,車馳、卒奔,乘9>晉軍。 〔注解〕 (1) 軘車:或指專用於守的兵車。軘,音ㄊㄨㄣˊ。 (2) 師:軍隊。 (3) 出陳:出兵排成作戰的陣式。陳,音ㄓㄣˋ,通「敶」(今作「陣」)。 (4) 薄:迫近;侵犯。 (5) 元戎:陷陣用的大型戰車。 (6) 啟行:開路。一說:突破敵軍的行陣。行,音ㄏㄤˊ。 (7) 先人:搶在敵人之先,發動攻擊。 (8) 奪人之心:奪敵戰鬥之心。 (9) 乘:侵陵、掩殺。 ◎2《左傳.文公七年》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晉,曰:「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郤之難。」乃多與之徒衛。穆嬴日抱大子以啼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歎。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 楚漢相爭在入咸陽前,項羽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自稱西楚霸王,儼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項羽將劉邦分封到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卻將楚懷王先前許諾的關中之地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史稱三秦)。項羽的分封無法服眾,各國起兵叛變,劉邦趁項羽出外平亂出兵關中,甚至一度攻佔項羽的根據地彭城。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