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9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巖、山崖。同「巖」。《文選.嵇康.琴賦》:「且其山川形勢,則盤紆隱深,磪嵬嵒。」《鏡花緣》第四六回:「此處不獨清秀幽僻,而且前面層嵒錯落。」
斲雕為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唐.司馬貞.索隱:「晉灼云:『斲理凋弊之俗,使反質樸。』」去除浮華,讓事物變樸實。唐.杜確〈嘉州集序〉:「聖唐受命,斲雕為樸;開元之際,王綱復舉。」也作「斫雕為樸」、「斲琱為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筏,以竹木編成,可浮於水上。《後漢書.卷一七.彭傳》:「九年,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汎,將數萬人乘枋箄下江關,擊破馮駿及田鴻、李玄等。」
披荊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披荊斬棘」。見「披荊斬棘」條。01.《後漢書.卷一七.馮賈列傳.馮異》:「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源)02.《三國演義》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荊棘、歷艱難時相隨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足相當。」
陳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鄱陽詩人陳陶《隴西行》得以入選《唐詩三百首》,能與大師李白、杜甫、白居易站在一塊,能與李商隱、杜牧、參等眾多大腕同臺表演,堪稱殊榮。《隴西行》最為著名,喻守真先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據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隴望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彭為東漢人,新朝王莽時在自己的家鄉棘陽擔任縣官。後來劉秀起兵反新,欲光復漢王朝,彭便帶兵投靠,被任命為大將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頗得信賴與賞識。彭跟著劉秀一路打天下,攻克天水之後,便與偏將軍吳漢把叛將隗囂(ㄨㄟˇ ㄒㄧㄠ)圍困在西城,正當此時,劉秀卻因有其他要事而必須先回首都洛陽。劉秀雖然必須離開,但心中記掛的卻是另一個心腹大患,就是在西蜀擁兵自重的公孫述,於是在臨行前留了一封信交代彭:「等攻下了西城後,便可以直接發兵南下攻打西蜀的公孫述。」接著又嘆道:「人心總是苦於不能知足啊!攻下隴西,又盼望能進軍西蜀,其實每次發兵,我的頭髮、鬢角就要白一...
到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到家中。唐.參〈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詩:「到家拜親時,入門有光榮。」《紅樓夢》第一○二回:「那媳婦子本有些感冒著了,日間吃錯了藥,晚上吳貴到家,已死在炕上。」
渡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人、貨物、車輛等過河的船。唐.參〈送劉郎將歸河東〉詩:「山雨醒別酒,關雲迎渡船。」《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承、奉見賊追急,請天子棄車駕,步行到黃河岸邊,李樂等尋得一隻小舟作渡船。」
吳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吳藻(1799~1862),字蘋香,自號玉子,原籍安徽黟縣,父親是一位大絲綢商,長期僑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家道非常殷實。 徽商都十分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從很小的時候起,吳藻就和姐妹們一起,接受全面規範的閨中教育。 吳藻天分極高,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尤工詞曲。吳藻在二十歲時,以雜劇《喬影》而聞名大江南北。 全劇只有一幕,寫東晉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改作男兒裝,在書齋展玩自繪的男裝小影。 吳藻塑造的女扮男裝的謝道韞這一形象,逾越了當時社會中的性別界限,背離了當時傳統文化中的女子形象,表達了強烈地參與社會生活...
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酒的顏色。唐.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