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平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掌燈之時,卻是風平浪靜,毫無動靜。」其中「風平浪靜」所修飾的對象則由自然現象轉而為人事景況,引申成平靜無事的意思,現今使用這個成語時多用此義。
|
寧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定平靜的日子。南朝梁.武帝〈手書與蕭寶夤〉:「或攻小城小戍,或掠一村一里,若小相酬答,終無寧日。」
|
神安氣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情安適,內心平靜。金.王丹桂〈洞仙歌.修行日用〉詞:「下虔心、苦志挫銳摧強,忘寵辱,自得神安氣定。」
|
平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靜。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五.青田小胥》:「捕魚者方收網,忽潭水沸騰,聲如電震,急檥舟岸側以避,俄傾,一物躍出,高丈餘,復墜,水亦平帖,徐而觀之,乃陳胥之尸。」清.馬建忠《東行續錄》:「初七日晨六點鐘,起椗,九點鐘過成山岬,風靜舟穩,波紋平帖如熨。」
|
風平波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四遊記.北遊記.第二四回》:「武當山祖師大顯威靈,逢難救難,遇危救危,四海風平波息,民感神恩。」
|
風休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掌燈之時,卻是風平浪靜,毫無動靜。」其中「風平浪靜」所修飾的對象則由自然現象轉而為人事景況,引申成平靜無事的意思,現今使用這個成語時多用此義。
|
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一個人若獲得合理的待遇,心裡就會平靜而不致隨意發表議論,就像水面若高度一致,水便不會朝任何方向流一般。《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言。』這班閒漢替過遷衙門打點使錢,亦是有所利而為之。」
|
一口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語道破」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李道純〈滿庭芳.寂寞山居〉詞(據《全金元詞.李道純》引)寂寞山居,喧轟市隱,頭頭總是玄關。資明高士,須向定中參。我把活人手段,殺人刀、慢慢教看。君還悟,只今薦取,超脫不為難。一言明說破,起初下手,先煉三三1>。自玄宮起火,運入崑山。把定則雲橫谷口,放行也、月落寒潭。功因竟,大蟾成象,名姓列仙班。 〔注解〕
(1) 三三:禪定的一種,調息使心神歸向平靜的方法。
|
寧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加按捺,使心情平靜。即忍耐。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且索寧奈,慢慢尋個計策,報讎便了。」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這般苦禁持,惡搶白,怎生寧奈!」也作「寧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