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徵收、搜括。《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而附益之。」
一針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又嘗如廁1>,見一人朱衣介幘2>,板3>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君後當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有豎理4>,當為公。若徹於上,貴不可言。」侃以針決之見血,灑壁而為「公」字。以紙裛5>手,「公」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注解〕 (1) 如廁:上廁所。如,往、至。 (2) 介幘:古代文人不分尊卑貴賤通用的長耳頭巾。幘,音ㄗㄜˊ。 (3) 板:古代官員雙手端持手板,貼近胸前,表示恭敬。 (4) 豎理:垂直的指紋。豎,音ㄕㄨˋ。 (5) 裛:音|ˋ,纏繞、包裹。
熟能生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治,只在專一。果能專一,則靜;靜則明;明則自無遮蔽;既無遮蔽,須自有舒泰寬展處。這也未曾如此,且收此心專一,漸漸自會熟,熟了自有此意。看來百事只在熟。且如百工技藝,也只要熟,熟則精,精則巧。」■《宗鏡錄.卷四五》佛云:「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云:「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如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則更無心想,□與定俱。」
銷聲匿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形跡,不公開出現。《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他平生最趨炎附勢的,如何肯銷聲匿跡,如今接連把他悶了幾個月,直把他急得要死。」也作「匿跡銷聲」、「消聲滅跡」、「消聲匿跡」、「銷聲跡」。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矣,又安敢毒耶?」予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之毒,有甚於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注解〕 (1) 叫囂:大聲呼喊、吵嚷。囂,音ㄒ|ㄠ。 (2) 隳突:騷擾。隳,音ㄏㄨㄟ。
和光同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鋒芒內與世無爭,而與囂雜塵俗相融合。語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意氣風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精神振奮,志氣昂揚的樣子。[例]當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已被歲月洗禮成內圓融的長者了。
妙手回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全宋詞.蘇軾》引)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1>暗如傾2>,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注解〕 (1) 紅杏:紅色的杏花。 (2) 傾:倒。
移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見「移風易俗」條。 01.《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嚮使秦緩其刑罰,薄賦,省繇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智巧,變風易俗,化於海內,則世世必安矣。」 02.《北史.卷二一.崔宏列傳》:「太祖用漠北淳朴之人,南入漢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舜、禹齊烈,臣豈能仰名?」 參考詞語︰變風改俗注音︰ㄅ|ㄢˋ ㄈㄥ ㄍㄞˇ ㄙㄨˊ漢語拼音︰biàn fēng gǎi sú釋義︰猶「移風易俗」。見「移風易俗」條。 01.漢.王符《潛夫論.三式》:「故凡欲變風改俗者,其行賞罰者也,必使足驚心破膽,民乃易視。」 參考詞語︰風移俗改注音︰ㄈㄥ |ˊ ㄙㄨˊ ㄍㄞˇ漢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失、消耗。通「耗」。《國語.楚語上》:「若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也。」三國吳.韋昭.注:「蒿,耗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