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擬海螯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螯蝦的棲息深度比後海螯蝦深,眼睛都已經退化且沒有色素,而史擬海螯蝦全身更長有濃密的絨毛,可能是與其特殊的生態習性有關。
許丙之母堂謝(黃土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據時代,台灣人當上日本貴族院議員﹝日本國會上議院議員﹞的有二人,一是辜顯榮,另一是許丙。日本人是不喜歡台灣人搞政治的,在那一種環境下能被指定為﹝非經選舉﹞貴族院議員,可見此二人在台灣社會上是屬於顯赫人物。   黃土水為許丙母堂製作的作品有二。黃土水在此件作品上給她賦上慈祥、端正與含蓄的內涵,甚有東方女性的傳統美。
德班活額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班活額Rhynchocinetes durbanensis,身體為鮮紅色,搭配白色的幾何線條及白點,加上寶藍色的眼睛,猶如精緻的機械玩具蝦。本種成熟雄蝦的第一對步足會有巨型化的現象,此外,牠們的額角基部有關節,因此額角可上、下移動,而且額角沿著脊部鋸齒的基部,有極為亮眼的金黃色亮點排列。 本種通常棲息在水深20公尺以內的珊瑚礁區,喜歡群居在岩縫內。廣泛分佈於南非到新幾內亞、日本、臺灣及菲律賓海域的珊瑚礁區。
朱襄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襄之樂是傳說中的古樂,戰國時代仍流傳其故事。據〔呂春秋‧仲夏紀〕云:「昔古朱襄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文中說到天氣乾旱,農作歉收,所以士達製作五根弦的瑟,用來祈求溼潤的氣候,安定人民的生活。此傳說甚為久遠,唯文中已運用原始素樸的陰陽思想,藉以說明音樂與農業生產的互動關係,恐已摻入後期戰國陰陽家的解釋。
石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蕨類植物。幼莖直立或斜升,逐漸延升下垂,上不2叉分支。葉卵狀披針形,螺旋狀排列,密生,軟革質,兩面皆深綠色,具光澤,1~2cm,寬1﹒5~2cm,全緣,中助於表面突起明顯。孢子葉小,集生於莖端,由下往上漸縮小。
大深山黛眼蝶(波蔭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the bojonia Fruhstorfer, 1913 大深山黛眼蝶(波蔭蝶) 展翅寬42~44mm,翅底色呈棕褐色,後翅外緣具五個黑色斑點。 本種為特有種,成蟲發生期為春末至秋季。分佈於南部低海拔山區。
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日本女作家紫式部著,五十四帖。約西元一○一四年成書,為平安時代的著名小說。以宮廷為中心,描寫平安前、中期之世相。前四十五帖以貴公子光源為中心,縷敘其與各種女性的戀愛故事;後十帖稱宇治十帖,描寫光源之子薰大將的生活。文筆流利,可稱為日本文學的代表作。
楚南山椒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nobius sonani (Maki, 1922)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小鯢科(Family Hynobiidae)
有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帝王虞舜的別稱。參見「虞舜」條。
樹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蛙的體長約3至5公分,體色多變,可從淡褐色變到綠色。牠們的皮膚上有許多顆粒狀的突起,背部有一個X或H形深褐色斑,前肢、小腿及第五趾外側都散布著細小的白點,但以小腿和足部相接處的白點最明顯。不論雌雄,拇指基部都有發達的內掌瘤,是一塊略呈紅色的突起。在西部,三月到九月是艾樹蛙的主要繁殖季節,但在東部,則是在九月至次年三月。此時雄蛙會躲到有水的竹筒或樹洞內鳴叫,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是響亮而規律的「逼逼、逼」,蝌蚪則在竹筒或樹洞中生活。但雄蛙不一定都得到竹筒裡鳴叫,有時也在竹筒外或附近的草叢鳴叫,獲得交配之後,雌蛙才帶雄蛙到竹筒產卵。除了竹筒,積水的樹洞鐵柱、石縫、甚至抽水馬桶的水箱、洗衣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