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招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罪狀。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我替你把死屍骸送出梁城,隨他拖到官中加烤打,我也拚的把殺人公事獨招承。」《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知縣又用起刑來,只得一一招承道:『去年某月某日,呂大懷著白絹下船,偶然問起緣由,始知被毆詳細。』」也作「招認」。
斡離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27)又名完顏宗望,金太祖之子,排行第二,江南呼為二太子。喜道教、佛教,人又稱為「菩薩太子」。進言侵宋之策,與粘罕攻陷京,俘徽、欽二宗,卒諡桓肅。
令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法令。《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自今,其敢設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左道論,著于令典。」唐.劉禹錫〈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剗之,壹出乎令典。」
飽學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豐富,見聞廣博的讀書人。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我每兩個都是飽學秀才,倒說我要哄他家私,憑你到那梁城裡城外問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像前科我宜興嚴世兄,是個飽學秀才,在場裡做完七篇文章,高聲朗誦。」
蠟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詔。密封於蠟丸中的詔書。《資治通鑑.卷二七二.後唐紀一.莊宗同光元年》:「梁主登建國樓,面擇親信厚賜之,使衣野服、齎蠟詔,促段凝軍,既辭,皆亡匿。」《宋史.卷三六九.張俊傳》:「中書舍人張澂,自京齎蠟詔,命高宗以兵付副帥還京。」
賈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船。宋.周邦彥〈都賦〉:「官艘賈舶。」
津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水路送行。《宋史.卷四五九.隱逸傳下.譙定傳》:「高宗即位,定猶在,右丞許翰又薦之,詔宗澤津遣詣行在。」
士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貴族或官宦人家。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孩兒也,你若討了休書,我揀著那官員士戶財主人家,我別替你招了一個。」元.無名氏《符金錠.楔子》:「此處梁人煙輳集,士戶極多,廣有名園花圃。」也作「仕戶」。
罟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人。宋.梅堯臣〈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詩:「罟客自求魚,清江莫相避。」
拋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時代京在寒食節所盛行的一種拋擲瓦石的遊戲。見《俚語解.卷二.兒童打堶》。宋.張侃〈代吳兒作小至後九九〉詩八首之七:「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