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繩絨毛挵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asora chromus (Cramer, 1782) 繩絨毛弄蝶 繩絨毛弄蝶 Hasora chromus (Cramer, 1782) 又稱尖翅絨弄蝶。中大型弄蝶,翅背面黑褐色,腹面灰褐色,後翅腹面有一條白色帶紋。雄蝶翅背面無紋,雌蝶在前翅有兩個白點。本種與台灣絨毛弄蝶(H. taminatus vairacana Fruhstorfer)相似,但前翅較尖,後翅腹面的白色帶紋通常也較發達。 本種早期分布於台灣南部及蘭嶼,後來因為寄主植物豆科(Leguminosae)的水黃皮(Pongamia pinnata (L.))被推廣為行道樹後,許多都市中亦可見其蹤影。除台灣外,巴基斯坦、印...
繩硬皮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1;臀鰭:Ⅰ, 9;胸鰭:15。縱列鱗 50;橫列鱗 16。身體延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 6.2倍,呈現細長狀。頭平扁,頭寬大於頭高。尾鰭圓形,頭長為尾柄高的4.2倍,高度短於頭長。胸鰭末端延伸超過臀鰭基部。上頜、頰部具有肉質皮瓣構造數個。腹鰭不癒合成吸盤狀,但有小而可見之基膜相連。體呈棕褐色,體側具不規則的黑褐色斑塊和3條黑褐色橫帶:第一條橫帶較窄,位於項部至胸鰭基部上方;第二條橫帶位於第一背鰭下方,並向腹部延伸;第三條橫帶位於第二背鰭中部,向腹部延伸。自吻部經眼睛至胸鰭基部上方具1條黑褐色縱帶,其後部與第一條橫帶相連。眼下方至前鰓蓋骨下...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元.胡祗遹〈恆齋記為醫者宋和之作〉:「人肖天地以生,然而動輒悖德,悖德則且不能悠久者,意必固我以賊之,揠苗助長以害之,異常出奇以擾之。惟寧靜淡,不務外、不矜誇,中道而行,其庶幾焉!」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言語科,料事多中。 (2) 師:顓孫師(西元前503∼?),字子張,春秋陳國人。孔子弟子。資質寬,博接從容,然不務立於仁義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 (3) 商: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五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穀二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4) 孰賢:誰比較賢明。 (5) 過:超出、過分。 (6) 不及:不足、不夠。 (7) 愈:勝過、比較賢明。 (8) 與:音ㄩˊ,疑問語氣詞。同「歟」。
虛與委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吾无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吾鄉示之以太莫勝。是殆見吾衡氣機也。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淵有九名,此處三焉。嘗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壺子曰:「已滅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壺子曰:「鄉1>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2>。吾與之虛而委蛇3>,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4>,因以為波流5>,故逃也。」 〔注解〕 (1) 鄉:音ㄒ|ㄤˋ,剛才。 (2) 未始出吾宗:沒有顯現我最根本的大體。 (3) 委蛇:音ㄨㄟ |ˊ,隨順的樣子。 (4) 弟靡:音ㄊㄨㄟˊ ㄇ|...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在堯的時代,天下發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於是堯派禹前去治水。禹是個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因為太勞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驟雨中,頭髮被烈風給吹動著,也就是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莊子.天下》文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後來「櫛風沐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水洗。《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裴駰集解引韋昭曰:「以水擊絮為漂。」
醍醐灌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令人感到清爽舒暢。[例]夏天在日晒後個冷水澡,有如醍醐灌頂,令人精神一振。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ǒu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唐.王勃〈平臺秘略讚.規諷〉:「寵榮有極,恭是守。軸碎群毛,金銷眾口。」 參考詞語︰眾口金鑠注音︰ㄓㄨㄥˋ ㄎㄡˇ ㄐ|ㄣ ㄕㄨㄛˋ漢語拼音︰zhòng kǒu jīn shuò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唐.張九齡〈荊州作〉詩二首之一:「進士苟非黨,免相安得群;眾口金可鑠,孤心絲共棼。」 參考詞語︰群口鑠金注音︰ㄑㄩㄣˊ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ㄣ漢語拼音︰qún kǒu shuò jīn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宋.李綱《李忠定公奏議.卷四一.謝親筆劄子》:「陛下察其心於群口鑠金之際,薄其...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裴鉶《傳奇》(據《太平廣記.卷四三○.馬拯》引)1>唐長慶中,有處士馬拯性淡,好尋山水,不擇險峭,盡能躋攀。一日居湘中,因之衡山祝融峰,詣伏虎師。……見一老僧眉毫雪色,朴野魁梧,甚喜拯來,使僕挈囊。僧曰:「假君僕使,近縣市少鹽酪。」拯許之。僕乃挈金下山去,僧亦不知去向。俄有一馬沼山人亦獨登此來,見拯,甚相慰悅,乃告拯曰:「適來道中,遇一虎食一人,不知誰氏之子?」說其服飾,乃拯僕夫也。拯大駭。沼又云:「遙見虎食人盡,乃脫皮,改服禪衣,為一老僧也。」拯甚怖懼。……及明,僧叩門曰:「郎君起來食粥。」二子方敢啟關。食粥畢,二子計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詐僧云:「井中有異。」使窺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