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巴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名。位在陝西省西鄉縣西南,支峰綿亙數百里,跨南鄭及四川的南江、通江諸縣,包括孤雲、小巴、米倉諸山。旁臨漢江,東接三峽,山南即古代巴國。見《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六.陝西五.漢中府.南鄭縣》。
載塗怨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鬼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邪門法術。《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
觀釁伺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對方的破綻,等待機會行動。《三國演義》第七四回:「既定漢中,然後練兵積粟,觀釁伺隙,進可討賊,退可自守。」
怨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孽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與龐統相提並論,譽為楚之良才,可以輔助興盛國家大業;但在劉備死後,他卻分析形勢,批評當年劉備的不取漢中政策,也批評了關羽,另外又直言評點了幾個當朝的人物,於是諸葛亮把他廢為平民,流放到汶山。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佐劉禪的李嚴,在諸葛亮伐魏時,因偽造朝廷詔書,命令諸葛亮退兵,後來被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劉琰,操行不甚檢點,並且因為與魏延不和,而不見容於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見太后,在宮中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他因此懷疑妻子與劉禪有私,於是派人去抓妻子,還脫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終於因此被棄市。魏延,常常批評諸葛亮膽子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
蔣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46)字公琰,三國蜀漢湘鄉(今湖南省湘鄉縣)人。初隨劉備入蜀,後為諸葛亮所重,稱其為社稷才。亮卒,代亮執政,官至尚書令,封安陽亭侯。以鎮靜為治,後詔琬屯軍漢中,又命開府,加大司馬。卒諡恭。
汴水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中平六年(西元189),董卓廢少帝,立獻帝,自封太尉、相國,專攬朝政,引起各諸侯的不滿,在初平元年(191)群起聲討,時曹操亦舉兵伐董卓,結果諸侯聯軍大敗於滎陽汴水,損傷甚多,此役稱為「汴水之戰」。
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漢中郎將分掌三署,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門戶,出充車騎。而沒有固定職務的散郎稱為「外郎」。
無出其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才能出眾,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們,十分高興,就任命他們全都做了郡守或諸侯的國相,田叔也被封為漢中郡守。後來「無出其右」這個成語,就從原文「毋能出其右」演變而出。因古時以右為尊,故「無出其右」就用於表示沒有人能勝過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