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縱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縱蕩逸。《晉書.卷六二.劉傳》:「雖暫自矯勵,而輒復縱逸。」晉.張華〈博陵王宮俠曲〉二首之一:「身在法令外,縱逸常不禁。」
綴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旗旒為臣下所執持,故比喻國君為臣下所挾持,大權旁落或處境危殆。《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君若綴旒,人無所麗。」《文選.劉.勸進表》:「國家之危,有若綴旒。」也作「贅旒」。
長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有特殊才能的人。《晉書.卷六二.劉傳》:「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
行號巷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街小巷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極度悲傷。《文選.劉.勸進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也作「街號巷哭」。
心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心。《文選.劉.扶風歌》:「棄置勿重陳,重陳令心傷。」《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瑞虹聽了這片言語,暗自心傷,簌簌的淚下。」
星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星劃過夜空,消逝無蹤。形容疾走、奔馳。《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星奔電邁,俄然行至。」《文選.劉.答盧諶詩》:「裹糧攜弱,匍匐星奔。」唐.李善.注:「星奔,言疾也。」也作「星行」、「星馳」。
祖鞭先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劉年少志高,與祖逖共聞雞起舞,刻苦自勵。後逖先為朝廷所用,乃更加自我鞭策,唯恐落於逖之後。見《晉書.卷六二.劉傳》。後比喻努力進取,比人領先一步。宋.趙善括〈水調歌頭.山險號北固〉詞:「休學楚囚垂淚,須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圖收。」宋.張榘〈金縷曲.枌社新相識〉詞:「任你祖鞭先著了,占鷗天、浩蕩觀浮沒。」
卜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卜求問傳國的年數。《左傳.宣公三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晉.劉〈勸進表〉:「惠澤侔於有虞,卜年過於問氏。」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晉書.卷六二.劉傳》:「臣與二虜,勢不並立。聰、勒不梟,臣無歸志。」也作「勢不兩立」、「勢不兩存」。
悔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追悔而除去所加的災禍,多指天而言。《左傳.隱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沒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文選.劉.勸進表》:「不圖天不悔禍,大災荐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