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歸返。漢.張衡〈思玄賦〉:「有無言而不酬兮,又何往而不復。」明.李東陽〈同年祭陸鼎儀文〉:「悲逝者之不復,嘆斯人之共淪。」
2.不再。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尺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信。《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宋.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上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位次較尊的一側。《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鬼》:「見一所林子裡走出兩個人來,上手的是陳乾娘,下手的是王婆。」《水滸傳》第一○九回:「那麻札刀林中,立著兩個行刑劊子,上手是鐵臂膊蔡福,下手是一枝花蔡慶。」
頂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指在語文中,用兩個(含)以上的字組成一個意義,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1.佚名<飲馬長城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2.廖枝春<談興趣>:「因為興趣,興趣引他入勝而已。」 短語的頂針指在語文中,運用同一個短語創造重疊性,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 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句子的頂針指...
阿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年紀大或輩分高的男子。《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鬼》:「阿公,小四來也。」《水滸傳》第二一回:「阿公休怪。不是我說謊。只道金子在招文袋裡,不想出來得忙,忘了在家。」
魂不附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鬼》:「風過處看時,也不見了酒保,也不見有酒店:兩人立在墓堆子上,嚇得兩個魂不附體。」
禁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受不住。《紅樓夢》第四五回:「雖如此,奶奶們取笑,我禁不起。」《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任是甚麼大船,禁不起他鑿上一個窿。」也作「禁不住」。
魚貫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游魚首尾相接,一個挨著一個依序前行。[例]鐘乳石洞內走道狹窄,遊客只能魚貫而行。
蒼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淒涼。[例]飲馬長城行這首詩寫得蒼涼悲壯。
血流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鮮血像水一樣噴湧而出。形容血流多而急遽。《英烈傳》第二一回:「東衝西突,殺透重圍,正到本營,只見頭上血流如注。」《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朝奉頭上被差官打了一個大窿,血流如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