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5.71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沖刷、沖蝕。漢.馬融〈長笛賦〉:「秋潦漱其下兮,冬雪揣封乎其枝。」唐.孟郊〈遊韋七洞庭別業〉詩:「波濤漱古岸,鏗鏘辨奇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物名。哺乳綱奇蹄目。其體小於驢,皮厚似犀。毛短,頸粗,眼小,鼻突出長於下脣,屈伸自由,前肢四,後肢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上多出的腳頭。《說文解字.足部》:「跂,足多指也。」《莊子.駢拇》:「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鷹科鷹形目猛禽類。嘴呈鉤狀,羽毛褐色,腳被羽毛直達間。視力極強,以捕食小動物為生。也稱為「鷲」、「老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脊椎動物兩棲類的通稱。體短闊,前銳後廣,滑潤無鱗,可行氣體交換,且無頸無尾。四肢發達,但前肢短小,後肢長,間有蹼,為游泳之用,喜居陰溼地。冬季有冬眠行為。種類多,常見的有青蛙、牛蛙、樹蛙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睡覺用的席子。《禮記.曲禮上》:「請席何鄉,請衽何?」《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攝衽抱機,視膳於堂下。」
鼴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食蟲目。體為圓筒形,稍扁平。身長五寸許,毛黑褐色。眼極小,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嗅覺、聽覺特別敏銳。上鉤爪,適於掘土。捕食昆蟲為生。也稱為「田鼠」、「偃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鳥或爬蟲類間的薄膜。如:「鵝蹼」、「鴨蹼」。《爾雅.釋鳥》:「鳧鴈醜,其足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頭。唐.杜甫〈義鶻〉詩:「修鱗脫遠枝,巨顙拆老拳。」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三》:「自顙及,靡有所遺。」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劇務,文翰方見推。  安能戢羽翼,顧此林棲時。 奉酬處士叔見示  掛纓守貧賤,積雪臥郊園。叔父親降,壺觴攜到門。  高齋樂宴罷,清夜道心存。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答庫部韓郎中  高士不羈世,頗將榮辱齊。適委華冕去,欲還幽林棲。  雖懷承明戀,忻與物累暌。逍遙觀運流,誰複識端倪。  而我豈高致,偃息平門西。愚者世所遺,沮溺共耕犁。  風雪積深夜,園田掩荒蹊。幸蒙相思劄,款曲期見攜。答暢校書當  偶然棄官去,投跡在田中。日出照茅屋,園林養愚蒙。  雖雲無一資,樽酌會不空。且忻百谷成,仰歎造化功。  出入與民伍,作事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