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素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實無華。《三國志.卷四二.蜀書.譙周傳》:「身長八尺,體貌素朴,性推誠不飾,無造次辯論之才。」
爭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辯論、爭辯、爭執
提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梵語DeVa的音譯,意譯作天,又稱聖天。印度佛教中觀派的創始人龍樹的弟子。斯里蘭卡人,約生存於西元三世紀。以智辨著稱,常與外道辯論,後遭外道暗殺而死。有百論、四百論、百字論等流傳下來,都是中觀派的重要作品。
筆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表文章與人辯論。[例]關心這個問題的人還不少,已在報紙上打了好一陣子的筆仗。
以目標計劃為根基的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問題集中化、建構有意義之單元,整合觀念和研究的各式學科或領域。學生透過詢問及精煉問題、彼此相互辯論意見、擬定假設、設計計劃或實驗、蒐集分析資料、總結、溝通彼此相法及尋找相關資訊、詢問新問題等,學生為追求現實生活存在之問題尋求解答。(註1)目錄1 以目標計劃為根基的學習法之成分2 以目標計劃為根基的學習法之特質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以目標計劃為根基的學習法之成分以真實生活之問題或疑惑組成驅動教學活動以合作提供學生學習共同工作達成預定目標之機會教學活動包含各式不同來源之資訊,同時涉及跨領域學科之連結藉由問題的解答或解...
辯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口才、善辯論。《韓非子.難言》:「捷敏辯給,繁於文采,則見以為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太叔廣甚辯給,而摯仲治長於翰墨,俱為列卿。」
神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人名。(西元686~760)俗姓高,唐襄陽人(今湖北省)。六祖慧能弟子。慧能圓寂後,北上宣揚慧能頓悟禪法。曾在滑臺同北宗禪師辯論,抨擊北宗為旁門,致使北宗禪法沒落,並使慧能成為禪宗的正流地位。弟子有無名、法如等。著有《顯宗記》一卷。
能言舌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用辭令辯論。明.黃元吉《流星馬》第一折:「聖人著小官傳與李道宗,便著差能言舌辯,通曉沙漠人言說語,你可去說將這匹馬來。」也作「能言善辯」。
古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有的事例。如:「這件事有古例可證,你就別再和我辯論了。」《元史.卷一五七.列傳.劉秉忠列傳》:「官無定次,清潔者無以遷,污濫者無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祿儀仗,使家足身貴。」
交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戰,或引申指比賽。[例]本校辯論隊即將與強手交兵,勝負難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