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5.67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爽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玩的地方。他改建岳陽樓,該樓高三層,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倆是同榜進士,滕子京邀范仲淹寫篇文章記事,范仲淹於是寫了〈岳陽樓記〉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寫的就是在春風和暖,陽光明亮的時候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此時登上岳陽樓,覺得心胸開闊,豁然開朗,精神十分愉快,所有一切榮辱得失都會忘得一乾二淨。端起酒杯,在陽光的照耀與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
姚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姚鼐2 生平3 學術思想4 著作5 評價 姚鼐 生平姚鼐(1731年-1815年),清代文學家,字姬傳,一字夢穀,室號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早年曾任孝廉,傾心戴震之學,欲奉為師,被婉拒。乾隆二十八年姚鼐考上進士,選庶吉士,曾經任禮部主事、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刑部郎中等職位。嘉慶十五年重宴鹿鳴,加四品銜。姚鼐善於古文。晚年曾先後主講江南、紫陽、鐘山等書院。 學術思想方苞是桐城派的創始人,主張學習左傳、史記,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姚鼐是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內容合理...
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恩義、情誼。《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懃懃懇懇。」
歐陽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紹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北宋仁宗學者、作家、官員,曾繼包拯接任開封府尹,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平與政途四歲喪父,由母親教養。為人勤學聰穎,家貧買不起文具,便「以荻畫地」。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 、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 文學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與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時,曾為太子賓客,故也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當時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若。著《天論》、《劉夢得文集》。
京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都。《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三國演義》第二回:「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也稱為「京都」、「京國」、「京城」。
蘇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號潁濱遺老,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 眉山〉人,他是蘇洵的第二個兒子,大詩人蘇東坡的弟弟,世稱「小蘇」,與父兄並稱為「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生平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轍19歲,與兄蘇軾同榜中進士,當時主考官為歐陽修[2]。進士及第後,母程氏病卒,旋即返家守喪,期滿赴京候官。留京期間,曾拜謁歐,欲與韓琦會面,寫了一篇〈上樞密韓太尉書〉;23歲舉直言極諫科時,因其〈御試制科策〉中指斥仁宗歌舞飲酒,優遊無...
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對主管官的自稱。《通俗編.仕進》:「知貢舉,稱新進士為門生,惟起於唐之中葉耳。」
柳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故也稱為「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德宗貞元時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又貶柳州刺史,故也稱為「柳柳州」。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文集有《柳河東集》、《龍城錄》等。
轉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子改嫁。如:「先生過世多年了,她一直不肯轉嫁。」
2.將所應承受的負擔、罪名、損失等加諸在別人身上。如:「商家有時會將營業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