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為古代雲南白子國的祖先。是阿育國王的第二子,因敬奉佛教,不吃葷,只吃白,故人稱為「白王」。明.楊慎《南詔野史.卷上.白子國》:「白子國之先,有阿育國王,能乘雲上天。娶天女,生三子,長季二子,封於金馬、碧雞,獨封仲子於蒼洱之間。崇奉佛教,不茹葷,日食白,人因稱為『白王』。」
賞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他人給予食物。今多用於比喻給份工作做。如:「對賞口吃的老董,他一向言聽計從。」
吃子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求富貴功名而為非做歹者,將折損子孫福氣,就像把子孫的都吃絕了。《老殘遊記》第七回:「果能使地方安靜,雖無不次之遷,要亦不至於凍餒,『子孫』吃他做什麼呢?」
店回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願出高價而向別人轉讓東西。《醒世姻緣傳》第六六回:「沒奈何往他手裡店回蔥,若是換了第二個不好的人,乘著這一個機會,正好報仇個不了。」也稱為「店裡買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糙的。唐.李華〈東都聖善寺無畏三藏碑〉:「見油餌尚溫,粟餘暖。」《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野老進粟,上與后共食,粗糲不能下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熟或煮熟的米。相對於稀而言。如:「多吃幾碗乾,不容易餓。」
飽丟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吃飽就把筷子丟了。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也作「飽弄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餐的通稱。
2.用餐以米為主。相對於麵食而言。如:「我愛食,不愛麵食。」
混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所得微薄,僅能勉強維持生活。如:「這哪裡算得上什麼大生意呢?不過是混一口吃罷了。」
酒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稱只會吃喝,而不會辦事的無能之人。參見「坑酒囊」條。《抱朴子.外篇.彈禰》:「過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無人氣,皆酒瓮囊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