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5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其遮蔽,揭露真相。《莊子.田子方》:「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典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法、常規。《書經.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史記.卷二三.禮書》:「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廟百官之儀,以為典常,垂之於後云。」
門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制度,在廟社、宮殿、府州公門之前設架子所陳列的戟,用以表示威儀。顯貴之家的門前亦援用。唐.白居易〈寄之〉詩:「外物竟關身底事,謾排門戟繫腰章。」
榜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匾額。清.紀昀《閱草堂筆記.卷六.濼陽消夏錄六》:「無間冬夏,讀書恆至夜半。一夕,夢到一公廨,榜額曰『文儀班』。」
貧賤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寒卑時結交的朋友。元.羅貫中《風雲會》第三折:「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須想貧賤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壯不如裡壯,妻若賢夫免災殃。」
評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論。明.羅貫中《風雲會》第二折:「臣虞舜難學,不爭讓位在荒郊,枉惹得百姓每評詙。」也作「評跋」、「評泊」。
民情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俗事理。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上.廿一經》:「于訓詁名物制度之昭顯,民情物理之隱,無不瞭如指掌。」
僻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淺陋的讀書人。《宋書.卷六二.王傳》:「常謂生遭太公,將即華士之戮;幸遇管叔,必蒙僻儒之養。」
銘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激不忘。唐.顧雲〈謝徐學士啟〉:「才往彥,遇倍昔時,仰戴恩榮,已增銘篆。」
吐芳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意的問候。《文選.謝瞻.於安城答靈運詩》:「綢繆結風,煙熅吐芳訊。」《文選.顏延之.直東宮答鄭尚書詩》:「君子吐芳訊,感物惻余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