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65.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覆餗之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力不勝任而壞事之罪。參見「覆餗之患」條。《晉書.卷七七.蔡謨傳》:「上虧聖朝棟隆之舉,下增微臣覆餗之釁,惶懼戰灼,寄顏無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蓋。如:「覆蓋」、「覆面」。
翻倒、反轉。如:「翻覆」、「天翻地覆」、「覆水難收」、「翻來覆去」。
毀滅、消滅。如:「傾覆」、「顛覆政權」、「全軍覆沒」。
回、還。通「復」。如:「答覆」、「覆信」、「往覆」。
重、再。通「複」。如:「覆核」、「覆議」、「申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祀時,把牲畜的血塗在器皿上,用來祭祀神靈稱為「釁」。《孟子.梁惠王上》:「將以釁鐘。」宋.陸游〈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詩四首之二:「獸奔鳥散何勞逐,直斬單于釁寶刀。」
2.塗、熏。《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豫讓釁面吞炭。」
3.奮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
1.裂痕、縫隙。《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中.鐘》:「若相承遇緩,則先入之質欲凍,後者不粘,釁所由生也。」
2.徵兆、禍兆。《國語.魯語上》:「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近覽劉氏傾覆之釁。」
3.嫌隙、爭端。如:「挑釁」、「尋釁」。
4.過失、罪過。《左傳.莊公十四年》:「人無釁焉,妖不自作。」
5.姓。如春秋時魯國有釁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鼎中的食物。《易經.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唐.孔穎達.正義:「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
2.泛指美味的佳餚。宋.梅堯臣〈就野人買兔〉詩:「剩付錢刀買庖餗,不須緣徑更求蹄。」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八齣:「奇珍異味天庖餗,一飯須知恩可報,君恩似海深難掬。」
覆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足折斷,食物從鼎裡傾倒出來。比喻不勝重任而敗事。晉.劉琨〈謝拜大將軍都督并州表〉:「俯懼折鼎,慮在覆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自悲負乘,坐致覆餗。」
覆餗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餗,鼎中的食品。覆餗之患指鼎足壞了,食物從鼎中翻出。比喻因力不勝任而壞事。語本《易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三國志.卷一二.魏書.何夔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公府椽屬,古之造士也,必擢時雋,搜揚英逸,得其人則論道之任隆,非其才則覆餗之患至。」也作「覆餗之釁」、「覆餗之憂」。
寄顏無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羞愧得無地自容。《晉書.卷七七.蔡謨傳》:「上虧聖朝棟隆之舉,下增微臣覆餗之釁,徨懼戰灼,寄顏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