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2.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生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參考之。
領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西服時,繫在襯衫衣領上用來裝飾的長條布塊。[例]這條領帶的顏色剛好以搭配你這套新西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製箭頭的石頭。《說文解字.石部》:「砮,石,以為矢鏃。」《文選.左思.蜀都賦》:「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唐.李善.注:「砮作箭鏃,禹貢梁州厥貢砮石。」
合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多數人分成幾個聲部,同時演唱多聲部的曲調。如按音色分,則有童聲合唱、女聲合唱、男聲合唱和混聲合唱四種。如按聲部分,則分為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格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殺。《後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今日設君臣之禮,反更殽亂,兒戲尚不如此,皆格殺。」也作「挌殺」。
民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心意。《文選.張衡.東京賦》:「洪恩素蓄,民心固結。」《三國演義》第一回:「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惜。」
求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要求完美無缺。《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你不准嫌他父母鄉愚,嫌他鄙陋,稍存求全之見。」
根據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恃、依據的地方。多指事物據以發展的主要中心。如:「宋江等人嘯聚山林,以梁山泊為根據地。」《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故創練海軍,以威海、旅順為根據地。」
偏差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偏差行為的理論。由涂爾幹和墨頓提出,他們假定偏差行為是來自社會結構的缺陷,特別是文化價值與制度規範之間的矛盾。換句話說,就是當部分國民缺少適當的認手段去達成社會上所讚許的價值目標時,這些人將在目標與手段上求其變通或偏差。如當一個人被拒絕或不公平地被剝奪就學、就業、晉升等的機會時,就作奸犯科,以期達到成功或揚名立萬的目標。這派理論著眼於階層間機會的不平等,故也稱為「緊張理論」。
搭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背褡、背心。元.李文蔚《燕青博魚.楔子》:「則我這白氈帽半搶風,則我這破搭膊,落的權遮雨,誰會住半霎兒程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